少阴新法_《伤寒指掌》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按少阴为生死之关.故仲景历言死证.然于传经热邪.若兼阳明.犹可养阴退阳.自感寒邪.正气未溃.犹可温肾散寒.均非死证.凡看伤寒热病.诊得六脉沉细.似寐非寐.皆属少阴见象.宜兼少阴以治.如兼咳嗽.邪在肺肾之间.如兼泄泻.邪在脾肾之间.如兼昏昧...

http://qihuangzhishu.com/934/74.htm

少阴新法_《伤寒指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按少阴为生死之关.故仲景历言死证.然于传经热邪.若兼阳明.犹可养阴退阳.自感寒邪.正气未溃.犹可温肾散寒.均非死证.凡看伤寒热病.诊得六脉沉细.似寐非寐.皆属少阴见象.宜兼少阴以治.如兼咳嗽.邪在肺肾之间.如兼泄泻.邪在脾肾之间.如兼昏昧...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hizhang/934-7-7.html

前后虚实图_《此事难知》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源.则用栀子石膏之类.大经曰.伐下者必枯其上此之谓也.天和六脉六甲.旺脉四时.平脉合而用之则天地人三才之道备矣....

http://qihuangzhishu.com/859/41.htm

阴阳类·素问·黄帝内经

...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 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二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此六脉者,...

http://wenxue360.com/guji/1042.html

阴阳类·素问·黄帝内经

...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 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二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此六脉者,...

http://www.wenxue360.com/guji/1042.html

《伤寒恒》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郑寿全,字钦安 朝代:清 电子版序 郑钦安原序 张仲景原序(校补) 前言 凡例 伤寒恒一百一十三方总目 一百一十三方总目 太阳上篇 计一十四方 太阳中篇 计三十五方 太阳下篇 计一十四方 阳明上篇 计四方 阳明中篇 计四方 少阳篇...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henglun/index.html

伤寒脉闭(一)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天津张××,年三十八岁,于季冬得伤寒证,且无脉。病因 旬日前曾感冒风寒,经医治愈,继出门作事,又感风寒遂得斯病。证候 内外俱觉寒凉,头疼,气息微喘,身体微形寒战,六脉皆无。诊断 盖其身体素弱,又在重感之余,风寒深入阻塞经络,是以脉闭。拟治...

http://qihuangzhishu.com/513/526.htm

《温疫》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温疫》(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自叙 上卷 原病 温疫初起 传变不常 急证急攻 表里分传 热邪散漫 内壅不汗 下后脉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yilun/index.html

七表脉交变略例_《脉诀乳海》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曰.三阴可温.而不可汗者宜也.夫七表八里.发汗吐下.治伤寒必当仔细之.七表八里.互相交变.乃坏证.来(此节疑有脱简)理脉中.一说六脉交变.浮滑长为三阳.乃阳中有阴.沉涩短为三阴.乃阴中有阳.当审察表里.分其内外.以辨虚实.治从标本.万举...

http://qihuangzhishu.com/928/25.htm

《原要论》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袁氏(佚名)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28年 序 总论 汗 麻症干渴发热论 下体冷全身冷 口疮 腹痛 吐痰 唇舌干燥唇舌破裂舌苔 发斑 云暗 看疹诸色 咳嗽 鼻涕鼻衄鼻扇 发搐 总附咳嗽诸方论 总附渴症诸方论...

http://qihuangzhishu.com/919/index.htm

共找到75,4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