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潮湿,与“干”、“燥”相对。《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见湿,乃生痤疿。”②自然界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之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
...(附相火辩)生生子曰∶《内经·气交变大论篇》云∶“南方生热,热生火,其令热,其变消烁,其灾燔 。”运气五行生死顺逆篇曰∶火主于南,应夏。火之为言,化也,言能化生万物也。六气之中,君火为二之气,经以热称之。相火为三之气,经以暑称之。暑之与热...
...目录 《医学正传》大力夺命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正传》:大力夺命丸【别名】杵糠丸【处方】杵头糠半斤,牛转草半斤,糯米1斤。【制法】上为细末,取黄母牛口中涎沫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膈噎不下食及翻胃等。【用法用量】杵糠丸(...
...热喘促.面赤引饮.脉虚.名曰血虚发热.最忌白虎.须用当归补血汤则安.夷坚甲志云.昔虞丞相自渠川被召.途中冒暑.得疾泄痢连月.萝壁间有韵语云.暑毒在脾.湿气连脚.不泄则痢.不痢则疟.独炼雄黄.蒸饼和药.甘草作汤.服之安乐.别作治疗.医家大错....
...死者多,湿霍乱死者少,盖吐利则所伤之物得以出泄,虽霍乱甚,则止于胃中水谷,泄尽则止矣。”治宜六和半夏汤、藿香正气散、木瓜汤等方加减。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急性胃肠炎、霍乱等病。参见霍乱、干霍乱条。②指一种暑霍乱。见《医学入门·霍乱》。参见暑霍乱条...
...《养生经》一卷,后佚。上官均(1038-1115年)宋代官吏。字彦衡,邵武(今属福建)人,历任监察御史、龙图阁待制等官职,并旁通医学,尝辑成《伤寒要论方》一书,后佚。上关①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客主人、客主、容主。属足少阳胆经。手足...
...(凡五十一条)或问∶医学源流,自轩岐以来,以医术鸣世,与夫着书立言,俾后人之可法者,几何人哉?请明以告我。曰∶予尝阅故学士宋公景濂之文而得其说矣,请陈如下∶夫《黄帝内经》,虽疑先秦之士根据仿而作之,其言深而要,其旨邃以弘,其考辩信而有征,...
...辩证法原理》等。这一时期任曰宏也出版了两本有关医学哲学的著作、1980年出版的《漫谈医学与哲学》。这一时期还陆续出版了有关医学方法论的著作,主要有:《医学科学研究入门》(侯灿,1981年)、《祖国医学方法论》(1982年)、《中医方法论研究》...
...自古三皇画卦而分阴阳,辨药而作《本草》,论病而垂《内经》,吾医开教于《三坟》,至今尚读其传书,内而医院,外而医学,并奉为主祀,列入条编者也。至唐而有韦氏名讯,道号慈藏者,施药济人,世人共仰为药王,医史可考。则是药王之距三皇,已隔唐、虞、夏...
...医学丛书。孙鼎宜编撰。初刊于1932年。共六种:《伤寒杂病论章句》、《伤寒杂病论读本》、《难经章句》、《明堂孔穴》(附《针灸治要》)、《脉经钞》、《医学三言》。现有1936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