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这本书,毫无疑问,是经人重新整理过,但大体上,已整理得很好,把每一句话的含义性质分别归类。如果各抒己见,认为它原文排列有错误,那就各成一家之言,很难下一定论。 我在介绍第一章的时候,曾首先指出,老子往往将道的体相与作用,混合在一起...
...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注释 1、一:这是老子用以代替道这一概念的数字表示,即道是绝对无偶的。 2、二:指阴气、阳气。“道”的本身...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一章,老子另起炉灶,又提出一个名称叫做“太上”。“太上”等于《易经·系传》上的:“形而上者之谓道”。现在我们讲中国哲学,...
...大喊投我一票的运动选民,不禁使旁观者联想起:“贵以身为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天下由来轻两臂,世间何苦重连城”的幽然情怀了! 讲到这里,忽然看到在座诸公,有的是倾心于老子的太上老君的神仙丹道的学者,心里正在嘀咕本章的“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的...
...所述关尹、老聃之道:“在己无居,形物自着,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无为也,而无不为也。又阮籍通老论曰:“道者法自然而为化,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易谓之太极,春秋谓之元,老子谓之道。”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严可均曰:御注、...
...如果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本义来看老子,他所说的,完全相同于周文王、周公(姬旦)、孔子等祖述传统文化的思想。在《周易》的卦、交辞中,再三申述宇宙的一切法则,始终不离循环往复的因果定律。 有与无,是彼此互为因果,相生互变的。它的重点,在相生的...
...保护他。注释 1、我道大:道即我,我即道。“我”不是老子用作自称之词。 2、似不肖:肖,相似之意。意为不像具体的事物。一说,没有任何东西和我相似。 3、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以上这一段,有学者认为是它章错简。 4、三宝:三件法宝,或三条原则。...
...五官机能,好像都已走样。无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不另加上一些物质文明的成品,反而犹如怪物似的,而且应用失灵,大有不能全靠本来面目应世之慨。 因此反复忆及《老子》本章的话,常常使人低徊有感,不胜惆怅。由机器人来治事的日子,快要来临,甚至说,...
...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的主要著作有《老子》、《庄子》等。 ...
...字有偏旁。书尧典“厥民隩”,司马迁作“其民燠”,马融曰:“隩,暖也。”孙星衍疏曰:“史公‘隩’作‘燠’者,老子释文:‘奥,暖也。’”“隩”“奥”通字,“燠”义同暖,是奥有暖义。但亦有藏义,广雅释诂:“奥,藏也。”河上注:“奥,藏也。道为万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