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二十章译文及注释

...此句为参加丰盛宴席。 8、如春登台:好似在春天里登台眺望。 9、我:可以将此“我”理解为老子自称,也可理解为所谓“体道之士”。 10、泊:淡泊、恬静。 11、未兆:没有征兆、没有预感和迹象,形容无动于衷、不炫耀自己。 12、沌沌兮:混沌,...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865.html

老子思想误解:“无为”非’为所欲为”_道家_【文学360】

...“无为”非’为所欲为” 老子在说明「无为」观念时,很容易造成另一种误解,认为”无为”就是任由个人所欲而为。 “无为”固然呈现了超越人为规范之自由,但这种自由乃受”道”约束自由,也就是自由必须以不破坏自然和谐为范围。否则,若只知去除人为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8.html

第七十八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敦煌辛本作“故柔胜刚,弱胜强”。又“不”均作“能”。 谦之案:淮南道应训引老子曰:“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与傅奕本同。唯傅本无二“也”字。 故圣人云: 严可均曰:御注作“是以圣人言”,王弼作“是以圣人云”。 罗振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4.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六章:谁肯放下自私包袱_道家_【文学360】

...笑话说过了,再来正经。读本章这一节原文深意,以我个人浅见来说,已如上面讲过,正是老子指明“人法地”准则。我们生命立足点大地,负载万物和一切,生生不已,终日运行不息而毫无怨言,也不索取人们和万物付于任何代价。它总是默默无言地,静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3.html

《文昌孝经》在线阅读

...《文昌孝经》是道家从自身自然宇宙观出发,指出人自然生命承载体可贵,父母生育子女受尽辛苦,养育子女耗尽心血,子女应该体恤孝敬父母,并以此道推己及人,由此不但保全自身天性,还可以获得上天赐福科举成功,乃至证果得道,是一部很具有道家特色...

http://wenxue360.com/guji/wenchangxiaojing.html

第八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又案古代道家言,往往以水喻道。管子水地篇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基也。水者,地之血脉,如筋脉之通流也。”又“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其说可与老子相参证。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4.html

第七十五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家注引王弼注:“言民之所以僻,治之所以乱,皆由上不由其下也,民从上也。”下云:“疑此非老子之所作。” 人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轻死。 严可均曰:“生生之厚”,各本作“求生”。 罗振玉曰:“求生”,景龙本、敦煌辛本作“生生”。谦之案:遂州...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1.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五章:念天地之悠悠_道家_【文学360】

...话说回来,老子说“人法地”。人如何效法地呢?人要跟大地学习很难。且看大地驮载万物,替我们承担了一切,我们生命成长,全赖大地来维持,吃是大地长,穿是大地生,所有一切日用所需,无一不得之于大地。可是,我们回报它是什么?只不过是死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0.html

老子他说》第六章:吹毛用了急须磨_道家_【文学360】

...便套用了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名词,称它为“谷神”。 第二类形山谷,是隐晦曲折,两头相通狭长通道,空气对流,由这一头传呼,便很迅速地畅达遥远那一头。因此,也成为被人编织成神话题材,认为其中如有神助。实际上,也是空气传声作用,并非真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1.html

庄子抱朴子刘子老子荀子_《圆运动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而复入,出入不已,因成造化也。老子之道,周流不息,无始无终,一个圆圈。一个圆圈升降起来,则生中气。一指圆圈言,二指升降言,三指中气言。天空一无所有,太阳热,射到地面,乃生中气也。霜降宇宙阳气入内,人身下部气实,故可交合。冰泮宇宙阳气出外,...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741.htm

共找到847,7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