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牙疳(附乌须固齿方)_《经验丹方汇编》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术】

...临用走马牙疳五倍子 青黛 枯矾等分为末,先以盐水漱净,掺立效。 一用铜青、滑石、杏仁等分为末,擦即愈。(邵真人方)牙蚀透骨穿腮生南星一个,剜空入雄黄一块,面裹烧,候雄黄作汁,以杯合定出火毒,去面为末,入麝香少许,拂疮数日甚效。(经验方)...

http://qihuangzhishu.com/783/32.htm

顾渭川_证治经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顾氏在临床方面,一贯主张辨证重精,用药则贵在轻清,否则有伤胃气。他强调先精辨证,后思用药,且需顾及胃气,从病人整体考虑,方能得心应手。他认为消渴症“三消”,有上消、中消、下消分。上消由肺经实火或心火刑金,多饮而渴不止;中消由脾经实火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guweichuan/496-2-1.html

广州只剩4名非典病人明年3月前不撤发热门诊_【中医宝典】

...前,该医院送走了最后一名非典患者。座谈会上,前来祝贺的广州市卫生局张书记和卢副局长向记者透露,目前,广州市仅剩4名非典病人,其中3名在广医一院呼研所、1名在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病人病情稳定,不久也将康复出院。至今为止,广州已经连续18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810.html

脑外伤后慢性硬膜下血肿_《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脑外伤后立即或快速出现神经症象的一些急症,如脑震荡、脑挫裂伤或急性硬膜外血肿,都能引起重视。病人会被急送医院。在脑外伤后容易被病家所忽视的一个严重情况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教科书上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症象的描述是昏迷-清醒-再昏迷,即脑外伤当时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047/465.htm

晚期癌痛病人无创镇痛_肿瘤癌痛知识_【中医宝典】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有些晚期癌症病人不能口服用药,如晚期、肠梗阻及恶心呕吐剧烈的病人,对这些病人能不能施行“三阶梯疗法”镇痛?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通过舌下含服,皮肤贴敷及肛门塞来给药,以达到无创给药镇痛的目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liu/b36869.html

鼻嗅_自然疗法_【中医宝典】

...使药物通过鼻粘膜迅速吸收,进入血液而发挥药理效应。因此主要适用于不便服药的婴幼儿以及一些难以服药证。 【操作方法】 用瓶装药物,敞开瓶口置病人鼻下,让患者吸其药气,或用药物煮汤,趁热让病人以鼻嗅其蒸汽,或将药物卷入纸筒,点燃生烟,让病人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a15490.html

癫痫_《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恢复清醒清醒后有何症状,病人是否立刻能继续执行正常的活动。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根据病灶部位各异而各不相同。人们所熟悉的“羊癫疯”(病人僵卧倒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只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全身强直的阵挛性发作。最容易为经验不足的医生与病人或家属...

http://qihuangzhishu.com/1047/462.htm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二_心血管血栓性脉管炎_【中医宝典】

...护理措施 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 每4小时监测1次肢端动脉搏动情况。 每4小时监测患肢皮肤的温度、弹性和色泽。 每天1-2次用温水洗脚,擦干后涂以护肤脂保护。 病人若抱膝睡眠时应加床栏保护。 指导病人进行伯尔格运动锻炼20分钟,...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8706.html

血证门_《医圆通》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牛膝、大黄之类,专主滋阴降火。曷不思火有阴阳别?血色虽红,由其从火化得来,终属阴体。气从阳,天居上。血从阴,地居下。天包乎地,气统乎血,气过旺,可以逼血外越,则为阳火。气过衰,不能统血,阴血上僭外溢,则为阴火。阳火,其人起居,一切有神...

http://qihuangzhishu.com/112/50.htm

备考学生吃香菇可保大脑清醒 老年人不宜吃鹌鹑蛋_【中医宝典】

...备考学生吃香菇可保大脑清醒 老年人不宜吃鹌鹑蛋 如今正是中考、高考考生们备战的关键时期,很多家长每天忙着给孩子炖鱼、煮肉加强营养。其实,吃得太好反而让孩子更容易打不起精神。 备考学生以及用脑量大的办公室工作者,如果觉得老犯困,上课、上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608.html

共找到452,3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