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男妇卒然昏倒,涎潮于心,不省人事,即扶室中坐正,用好醋斤许, 入炭火中熏之,令气入口鼻,涎自归经,人渐苏。切不可用姜汤,一滴水入口,水如一入,逆痰涎永系于心,成痼疾矣。(《病机沙篆》)...
...之楚。王隐君谓:“痰……腰背猝痛。”其中“猝”字至为重要。余临床所见,猝痛者多系痰饮。今疼痛15年,病根深固,以其脉症不虚,可予峻剂攻逐。《三因方》控涎丹,余所喜用,用之得当,有攻关夺隘,斩妖灭寇之功。拟:半夏15g 茯苓15g 生姜6片...
...目录 《温病条辨》加减木防己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条辨》:加减木防己汤【处方】防己18克 桂枝9克 石膏18克 杏仁12克 滑石12克 白通草6克 薏仁9克【功能主治】治暑湿痹。【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
...风痰多见半身不遂,口眼 斜,筋挛,语涩,癫狂,麻痹,眩晕之病。天麻、白附子、牛黄、胆星、姜制半夏、牙皂、僵蚕、天竺黄治之。丹溪以竹沥入痰药化风痰,以稀涎散吐风痰。稀涎散(方见中风条。)...
...出自:盛唐诗人王维的《山中》 原文如下: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赏析 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 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
...目录 《千金》半夏千里流水汤 《千金》半夏千里流水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千金》十二:半夏千里流水汤【别名】半夏东流水汤、半夏汤【处方】半夏3两,宿姜3两,生地黄5两,酸枣仁5合,黄芩1两,远志2两,茯苓2两,秫米1升。【...
...(小儿须服稀痘方,以消胎热之毒,则行痘时,痘颗稀少,且无诸般危证)兔红丸腊月初八日,取生兔一只,取血以荞麦面和之,少加雄黄三、四分,候干作末,丸绿豆大,乳汁送下。一岁儿五丸或七丸,三岁后十五丸。久服则遍身发出红斑,即其验也。有终身不出痘疹...
...腮腺深部一并切除。 3.手术并发症 (1)暂时性面瘫:进行良性腮腺肿瘤切除术时,从腮腺组织中剥离面神经不是很困难的,但可能伤及面神经,致暂时性面瘫,通常在3个月到半年内可逐渐恢复。 (2)涎瘘:少数患者术后可并发涎瘘,经加压包扎,在3周内可...
...五苓散 救急稀涎散 菊花汤 狼牙汤 凉膈散 灵仙龙草汤 利湿清热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茅根汤 清热通淋汤 清胃散 芩连半夏竹茹汤 润下丸 三石汤 芍药汤 石膏汤 苇茎汤 小承气汤 小陷胸汤 犀黄丸 至宝丹 止嗽化痰定喘丸 方剂主治:脉滑 ...
...去污血。随以甘草汤软帛裹指,蘸拭口中涎沫,然后看儿面色∶若身面俱红,唇舌紫赤,知有胎毒,用盐茶以帛蘸洗其口,去其粘涎,日五、六次。盖儿之胎毒,藏于脾胃,口中多有粘涎,马牙、鹅口、重舌、木舌,皆从此起。每日洗拭,则毒随涎去,病从何来?倘胎毒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