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易于识别;若脉与证不相应,却宜审察缓急,或该从脉,或该从证,务要脉证两得。即如表证脉不浮者,可汗而解;里证脉不沉者,可下而解。以邪气微,不能牵引抑郁正气,故脉不应。下利脉实,有病愈者,但得证减,复有实脉,乃天年脉也。又脉法之辨,以洪滑者,...
...4186千焦(800~1000千卡)。(三)重度肥胖 这类患者宜先用低热能饮食治疗,每天热能总量控制在1674~2511千焦(400~600千卡),如无效时改用饥饿疗法或间歇饥饿疗法。饥饿疗法开始时连续禁食7~14天,只给水、维生素和必要的...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1:30~31摘要:中医外科学是研究和治疗产生于人体体表的一系列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经历代不断的总结和整理,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临床诊治首先辨病,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成为其最主要的临床思维特色,现试就此做一...
...的食物,如牛奶、豆奶、蔗糖等。 (3) 严重呕吐腹泻,宜饮糖盐水,补充水分和钠盐。若因呕吐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时,应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等溶液。 (4) 腹痛剧烈时,应禁食水,使胃肠充分休息,待腹痛减轻时,再酌情饮食,应禁用生冷、刺激食品...
...《千金》可证,又何异之有?夫天下事,果有二千年来,五方通行,末几而止宜一方者乎?人亦自求所以知仲景者可耳!按《河南通志》云∶张机涅阳人。涅阳,即南阳郡之属县名,非有异也。惟张松北见曹操,以川中医有仲景为夸(见《方氏条辨》自序,)则与此异。岂...
...,而为内热,遂成真病。人家子弟患此,类多讳疾忌医,不便直告人,自认虚弱,见医者投以清理散邪之品,反不肯服,所以难治,亦难辨也。然则何以辨之?曰∶头不痛,身不热,不烦嗽,不唾血,但腿酸脚软,蒸蒸内热,胸中邪气隔紧,食不易饥,与之食则食,不与亦...
...《辨奸论》旨在诋毁王安石,竭力反对“新党”,抛开其本旨,有二点与当今相类: 其一,作者谓王安石“口诵孔老之书,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语言,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 临床观察发现,内伤发热以伤食发热、气虚发热、阴虚发热和五脏积热为多见,分此四型辨治常能获得满意疗效,现简述如下: 伤食发热 症见身肤发热,暮夜热重,腹壁烧灼,手足心烧,夜卧不安,不欲饮食,嗳腐呕恶,腹胀便秘或泻下...
...余纂白喉条辨.自丁酉出版.迄今一纪矣.于前贤白喉诸书议论.间有未惬于心者.莫不详加讨论.斟酌妥协.以期悉合病情治法而后已.顾独于忌表二字.尚嫌疏释.未能尽致.心窃病之.盖白喉为太阴肺经伏燥.苟无时邪感触.自不宜无故表散.兆成燎原之祸.若...
...辨络脉为望诊内容之一。 【辨络脉】 望诊内容之一。络脉,这里是指“浮络”,即浮行于浅表的小血管丛。诊察络脉的色泽、充盈度等,并结合皮肤的冷暖,有助于了解脏腑经脉气血的病变。如痛证见青色,多因气滞血凝;若痹痛而黑色,多属慢性的寒证痛证;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