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戎》云∶疮疡自外而入者不宜灸,自内而出者宜灸。外入者,托之而不内;内出者,接之而令外。故经云∶陷者灸之。灸而不痛,痛而后止其灸。灸而不痛者,先及其溃,所以不痛,而后及良肉,所以痛也。灸而痛,不痛而后止其灸,灸而痛者,先及其未溃,所以痛...
...论曰∶内经谓形乐志苦,病生于血脉,其治宜灸刺,特用针灸之大略,然九针本从南方来,灸 本从北方来,谓南北者,盛寒盛暑之域也,人之血气寒则脉凝泣,热则血淖泽,皆为血脉之病,故其治以灸刺为宜,用刺之节,已具在前,用灸之理,凡以温之而已,若病有因...
...泄痢不禁,食不化,小腹 痛者,灸丹田,穴在脐下二寸,日灸七壮至百壮止。泄痢食不消,不作肌肤,灸脾俞,随年壮。泄注五痢,大便脓血重下腹痛,灸小肠俞百壮,泄痢久下失气劳冷,灸下腰百壮,三报,穴在八魁正中央脊骨上,灸多益善,忌针,又灸脐中,稍稍...
...予族中有病霍乱吐痢,垂困。忽发咳逆,半日之间,遂至危殆。有一客云,有灸咳逆法。凡伤寒,及久疾得咳逆,皆为恶候,投药皆不效者,灸之必愈。予遂令灸之,火至肌,咳逆已定,元丰间,予为 延经略使。有幕官张平序,病伤寒,已困。一日官属会饮,通判延州...
...小儿惊痫者,先惊悸啼叫,后乃发也。灸顶上旋毛中,三壮。及耳后青络脉,炷小儿风痫者,先屈手指如数物及发也。灸鼻柱上发际宛宛中,三壮,炷如小麦大。小儿缓惊风,灸尺泽各一壮,在肘中横纹约上动脉中,炷如小麦大。小儿二三岁,忽发两眼大小 俱赤,灸...
...甲乙经头维 下关 承光 脑户 气冲 脊中 伏兔 乳中 地五会 风府 泉腑 喑门 天府经渠 白环输 鸠尾 迎香 石门(女子) 丝竹空 承泣 耳门 人迎 螈脉 少商尺泽上三十二穴并禁不宜灸(千金甄权杨操同出第三卷中)凡灸有生熟候,人盛衰及老少...
...灸法分类名。与冷灸相对而言,利用各种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热灸。如艾灸,灯火灸、电热灸等。...
...天灸,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是采用对皮肤有较强刺激作用的中药贴敷,以局部皮肤发红、发泡者为佳,少有皮肤溃烂者涂以龙胆紫或金霉素眼膏,避碰生水,10日内贴敷处的皮肤可自行恢复,严重者可请医生处理。 敷贴时间一般正常成人2~4小时,...
...灸寒热之法,先灸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撅骨,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足小趾次趾间灸之, 下陷脉灸之,外踝后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动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灸之,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
...赤痢灸小肠俞白痢灸大肠俞赤白痢灸天枢、气海腹冷痛灸水道、外陵衷急后重灸天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