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点滴等,部分也可用于局部)的各种药物。序贯疗法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通常是指选用半衰期长且生物利用度接近注射剂的抗菌药物口服制剂替代注射剂继续...
...重大理论问题解决得比较容易,从而大大地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2.可以缩短研究周期,进行对机体有害或可能有害的处理因素的研究。医学的宗旨是防病治病,增进健康。任何一种处理因素都不得有害于人的健康,因此任何一种预防或治疗措施(如一种药物、一种手术...
...药物吸收入体循环的速率和量被称为生物利用度。它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药物自身剂型和工艺,理化性质及用药个体的生理状态。药厂生产出具有准确剂量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栓剂、透皮敷料或溶剂,这些制剂中,药物常常与其他成分共存。如片剂中,药物常常...
...生物工程技术可以研究这些濒危紧缺中药资源的活性成分、生长规律和生产特征,再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展对其进行保存的研究,从而保护濒危紧缺的中药资源。也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中基因器官培养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进行离体培养繁殖,这不仅可以保护濒危药物,且对...
...的成就[4,5]。当人类迈入2000年的今天,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是利福霉素和氟喹诺酮这两大类药物,尤以后者更为突出。 一、利福霉素类 在结核病的化疗史上,利福霉素类药物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随着...
...来说,了解这些基因可以找到一些药物治疗靶点的生物靶分子。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要了解蛋白质组的功能,也就是对蛋白质功能进行研究。因为基因只是遗传信息,它的功能绝大部分表示在它所表达的蛋白质上面(虽然核酸有部分功能,但大多数还是...
...药物的剂型预计量、给药途径与次数、给药时间、多次用药以及同时应用几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均影响药物的效应。 剂型主要影响药物的吸收及生物利用度。如口服剂型可根据临床需要及药物的性质制成各种制剂。除常用的普通片、糖衣片、肠衣片外,发展了...
...以来,迅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慢性胃病(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生物病原学的研究热潮。我国亦于1985年11月于昆明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消化性疾病学术研究会以后逐步形成了全国范围的研究高潮。在此期间有一些地区或单位还曾举办过一些Hp的专题学习班。...
...使得纳米中药至少在药物被人体吸收的生物利用度方面有很大改进,所以还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随着基础研究工作的不断积累,纳米中药的专利申请将是今后中药领域的高科技热点领域之一。 从复方中药和植物有效部位的发明专利申请分布来看,复方中药的发明仍占居...
...经费上是无法支持的。 从HTS很难发现抗菌化合物,GSK公司并不是开展这类研究的惟一一家公司。1999~2004年之间的资料表明,有34家不同的公司共对60种不同的抗菌靶标进行了125次以上的抗菌筛选。但是在抗菌药物产业链中,没有出现新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