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山属青州,今出宁州。俗用亦稀,《仙经》时须,亦呼为长理石。石胆一名立制,今此又名立制,疑必相乱类。唐本注云∶此石夹两石间如石脉,打用之。或在土中重叠而生。皮黄赤,肉白,作针理纹,全不似石膏。汉中人取酒渍服之,疗癖,令人肥悦。市人或刮削去皮,...
...《医学心悟》理中安蛔散人参(三钱) 白术 白茯苓 干姜(各一钱五分) 川椒(十粒) 乌梅(二个)上作一服,水二钟,煎七分服。凡治蛔,不可用甘草,及甜物。盖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得酸则静故也。如未止,加黄连、黄柏各三分,川椒倍之。若足冷,...
...《集韻》式稔切,音審。㶒瀹,水流漂疾貌。《郭璞·江賦》㶖㴸㶒瀹。 又所感切,音縿。義同。 又《廣韻》《集韻》𠀤他紺切,貪去聲。㶒汎,水浮貌。 又《廣韻》《集韻》𠀤賞敢切,音摲。水貌。一曰果勇貌。 又《集韻》失冉切,音閃。與㴸同。流貌。...
...目录 《证治准绳·伤寒》理中安蛔散 《医学心悟》理中安蛔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证治准绳·伤寒》:理中安蛔散【别名】理中安蛔汤(《类证治裁》卷三)。【处方】人参9克 白术 白茯苓 干姜各4.5克 川椒14粒 乌梅3枚【功能主治】治...
...《伤寒杂病论》理中加黄芪汤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 黄芪三两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太阴病,欲吐不吐,下利时甚时疏,脉浮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目录 《伤寒杂病论》理中加黄芪汤...
...目录 《中药大辞典》理肺散 《中华本草》理肺散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理肺散 【出处】《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Lǐ Fèi Sàn 【别名】接骨丹、小接骨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攀援耳草的全株。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
...目录 《圣济总录》理中茯苓汤 《东垣试效方》理中茯苓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理中茯苓汤【处方】赤茯苓1两(去黑皮),犀角1两(镑),赤石脂1两,黄连1两(去须),龙骨1两,厚朴1两(去粗皮,生姜汁炙),陈橘皮...
...条目比较清晰。现有《薛氏医案》本。《理瀹骈文摘要》外治法专着。又名《理瀹骈文二十一种膏药》。二卷。辑人不详。刊于1875年。本书摘取吴尚先《理瀹骈文》一书中的21个膏药方(附糁药方27种,初录验方10余首)编成。上卷述各方的治疗病证;下卷记...
...《茶饮保健》清肺理嗽茶原料:瓜蒌皮2g、前胡1.5g、酒芩1.5g、桔梗2g、甘草3g、绿茶5g。用法:用400ml水煎煮前四味药,冲泡甘草、绿茶5~10分钟即可。也可用开水冲泡后饮用。功能: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途:肺热咳嗽、痰黄粘稠。...
...目录 《痘疹会通》分阴理阳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痘疹会通》:分阴理阳汤【处方】人参、苏叶、葛根、桔梗、北柴胡、黄芩、陈皮、甘草。【功能主治】痘疹邪气正气相持者。【用法用量】煨生姜为引。【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