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纪念设施

...。三苏祠既保持了苏氏故居的风貌,又体现了祠园建筑的古朴幽深。祠内供奉陈列有三苏及子孙、女眷塑像,还供奉有眉山始祖苏味道画像列代先祖牌位;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荔枝树等苏家遗迹;有三苏祠沿革展、碑廊苏轼手迹刻石80多通,宋、明、清、民国...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360.html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顺序,表达了对多年分别后兄弟相聚时的喜悦对马上到来的分别的惆怅,并以担心的口吻希望大家都不要一事无成。 熙宁十年(1077年)苏辙来到徐州,与苏轼相聚。兄弟俩七年未见,自然十分欢喜,一起登楼赏月。苏辙特作一首《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相和““...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6501.html

苏轼集》第五十二卷(奏议六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苏轼 熙宁七年十一月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苏轼状奏:臣伏见河北、京东比年以来,蝗旱相仍,盗贼渐炽。 今又不雨,自秋至冬,方数千里,麦不入土,窃料明年春夏之际,寇攘为患,甚于今日。 是以辄陈狂瞽,庶补万一。 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63.html

苏轼集》第三十九卷(传十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陈公弼传》苏轼 公讳希亮,字公弼,姓陈氏,眉之青神人。 其先京兆人也,唐广明中始迁于眉。 曾祖延禄,祖琼,父显忠,皆不仕。 公幼孤,好学。 年十六,将従师。 其兄难之,使治息钱三十余万。 公悉召取钱者,焚其券而去。 学成,乃召其兄之子庸...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50.html

苏轼集》第八十六卷(碑十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表忠观碑》苏轼 熙宁十年十月戊子,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杭州军州事臣抃言:“故吴越国王钱氏坟庙及其父祖纪夫人子孙之坟,在钱塘者二十有六,在临安者十有一,皆芜废不治,父老过之,有流涕者。 谨按故武肃王镠,始以乡兵破走黄巢,名闻江淮。 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97.html

百战奇略·第二卷·爱战解析

...以拚死搏斗来报答将帅恩德的。士卒是武装力量的主体,军队战斗力的第一要素。战斗中没有广大士卒的奋勇杀敌,是无法取得作战胜利的。而要在战斗中充分发挥部队英勇杀敌的牺牲精神,要靠平时将帅对他们严格教育训练切实关心爱护。因此,是否做到爱兵,乃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1017.html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全诗赏析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子由渑池怀旧》 原文如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赏析 苏辙原诗的基调是怀旧,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431.html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赏析三_【古诗文大全】

...其三,苏轼虽感悔意,但念及人生志趣尤在及时把握,则迷途知返,犹尝未晚,是又信心再起,归宿重定。一句之中,写尽种种人生滋味,用笔简约而意趣丰盈,可见苏轼心理世界之丰富复杂。然其对田园生活的讴歌对归耕桑麻的向往,是昭昭乎情见于辞的。...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3479.html

花影赏析一_【古诗文大全】

...诗作窜入他人诗作的情况并不罕见,谢枋得是个十分崇敬苏轼的人,他的外号“叠山”,就是从苏轼的一首七律诗中的首句“溪上青山三百叠”而来,相传《千家诗》曾经过谢枋得的编订,喜欢苏轼诗作的他,极有可能特地将这首诗推荐在《千家诗》的选本中。 还有一个...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3108.html

苏轼集》第四十四卷(论十一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故为之说曰:“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 苟知此三者,非独为吾国而已,虽北取契丹可也。 《正统论三首·总论一(至二年作)》苏轼 正统者,何耶?名耶?实耶?正统之说曰:“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 不幸有天子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55.html

共找到686,3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