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染耳的解释_目染耳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因耳目经常接触而受到感染,影响。同“目擩耳染”。...

http://hanwen360.com/cy/226700.html

学医宜慎_《冷庐医话》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致热邪入里,观此可见学医之难。忆道光癸巳仲秋,三弟以,年十五,患伏暑症,初见发热恶寒头痛,延同里某医治之,某医宿负盛名,诊视匆遽,误为感寒,用桂枝、葛根、防风等药二剂,而神昏肢冷,余时方自郡城归,更延茅平斋治之,以为热邪入里,用生地、元参...

http://qihuangzhishu.com/701/88.htm

忆秦娥·咏桐赏析一_【古诗文大全】

...四印斋本《漱玉词补遗》题此词作“咏桐”,似未切。纵观全篇,这应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尽管因为难以考证它的作年,我们无法准确把握作者挥毫翰时的情境和心绪,因而也无法深究作者所抒之情的底蕴是黍离之悲还是相思之苦,但作者抒情的真挚程度却足以使...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3673.html

卷十九 南直一_《读史方舆纪要》

...以东,无非湖浊之地;西自皖东至扬,则多断流为阻。故自前世征役,多出东道。如吴邗沟,魏广陵周鹳河亦见山阳县,率资焉水之利,南北所通行也。惟庐、寿一路,陆有东关、须、硖石此亦谓桐城县之南硖石之厄,重以陂水之艰,最为险要。《宋会要》即《中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5030.html

柳花词三首评析_【古诗文大全】

...随风荡扬,引起了诗人们的联想和感概,表达着不同的感情。折柳赠别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行旅风俗,此风俗形成于秦汉。著名于西安市东郊的水上的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这里有“柳风雪”之称,已列入“关中八景”。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以及人们...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4013.html

第03部 卷二百四十一_《全唐文》

...驰旧山。念出处事违,居人惜别,离车将远,凡我同志,赋诗赠行。 ◇ 三月三日於水曲饯豫州杜长史别昆季序 上已佳游,近郊春色,朱轩映野,见东流之祓禊;白€在天,怆南登之送别。杜长史言辞,将适荆河,恋旧乡之乔木,藉故园之芳草。原四鸟,是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6586.html

共找到20,0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