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暨南大学组织移植与免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曾祥凤等完成的一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专项基金课题中证实,中药穿琥宁粉针剂在体外具有抗艾滋病病毒HIV-1的作用。 为探讨传统中药治疗艾滋病的新路,曾祥凤等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几位专家日前完成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研究表明,中药虎杖提取物白藜芦醇具有一定抗艾滋病病毒作用;英国瑞纳医学中心的一位专家也在一场学术研讨会上推荐了治疗艾滋病的新中药“安体唯思抗病毒胶囊”,种由英国瑞纳医学中心与南京...
...。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大豆皂苷对单纯庖疹病毒Ⅰ型(HSV-1)、柯萨奇B3(CoxB3)病毒的复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还体现出对病毒感染细胞很强的保护作用。大豆皂苷对庖疹性口唇炎和口腔溃疡治疗效果也很显著。许多研究表明大豆皂苷具有广谱抗病毒...
...分子水平的作用尚不清楚。然而,尽管一个药物作用机理还不清楚,只能在临床上有适应证而毒副反应小,就可以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再进行深入的研究。不少药物,通过基础研究一临床应用一基础研究的途径,有仅加深了对药物作用本质的了解,还发现了新的用途,即...
...及确定方剂中的有效成分,也可以通过方剂的成分、三维结构与不同靶酶的结合情况,阐明靶酶的作用机理,并可以从中总结出药效与结构的关系、组分与活性的关系。...
...从《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5年至 1998年,以及1997年全国首届学术会议和1998年第5届亚洲皮肤科大会发表的论文来看,实验室研究、探讨发病机理的文章占绝大多数,而治疗研究很少,关于预防研究则更少,更缺少综合治理的措施和探讨。即微观...
...巴豆及其有关成分的药性及药理作用,从毒药中寻找治疗某些疾病的有益成分,更好为临床服务。 ...
...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尤其胃肠道的原有疾患或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志贺菌致病过程涉及多个毒力因子,毒力基因广泛分布于染色体和180—220KD大质粒上,其表达调控机理非常复杂,各种毒力因子在致病中的作用还待进一步...
...不产生交叉耐药性;后者指肿瘤细胞对某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对其他结构上无关、作用机理各异的化疗药物也产生交叉耐药性。 有关MDR的形成机制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并相继开发出各种逆转剂,如tariquidarXR9576,...
...蜂蜜,也有辅助作用。 (四)提高免疫力 蜂蜜中含有的多种酶和矿物质,发生协同作用后,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实验研究证明,用蜂蜜饲喂小鼠,可以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用法:国外常用蜂蜜治疗感冒,咽喉炎,方法是用一杯水加2匙蜂蜜和1/4匙鲜柠檬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