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络病研究深入下去 访河北医科大学医药研究院院长吴以岭教授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了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网络体系。 中医对经络认识和研究,一直存在重经脉轻络脉现象。其实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络脉明确概念和分类,还有对络脉生理功能和病理病证阐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通过对络病理法方药研究,开了络病治疗之先河;清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74.html

清代时期拔罐简史_拔罐文化_【中医宝典】

...清代虽有所拓展,而从总的情况,仍宥于疮疡外科外治法之中。因此,本来属于刺灸法之一拔罐法,在我国古代大量针灸著作中却十分鲜见。尤其是清末之后,随著针灸医学本身衰落,拔罐法也流落于民间,其发展更趋于停滞。...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84.html

中医学发展方法论与中西医结合研究定位_【中医宝典】

...--从“谁主神明”问题讨论引发思考 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方法论 1.真实是创新基础  只有创新才能促进事物发展。要研究医学创新,从方法论上应该掌握如下三点:一是对中医本质规律深刻认识,也就是中医学是一门什么科学,只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078.html

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研究受关注_【中医宝典】

...代谢组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一门新兴学科,而中医学是有着几千年历史古老科学,但它们在许多方面有相近属性,如果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工作。记者针对目前国内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研究情况,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358.html

中西医结合创新思路在于发扬中医学术思想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相比未能得到相应发展。中西医结合研究实质是研究中医药学,因而中医药学发展是中西医结合发展基础。如何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急需总结经验,以求得思路与方法创新,促进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入一新的领域。 一、中西医结合研究困惑与对策 新中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392.html

辽夏金元医学基础理论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注释整理《内经》著作为滑寿《读素问钞》(九卷)及《补遗》(一卷),受到后代医家重视。二、《难经》研究这一时期《难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金代医家纪天锡,精加访求十余年写成该书,其后不久,著名医家吕复时该书力辨前人之非,注解谨密特色...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3.html

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成立_【中医宝典】

...目前全国藏医药和藏医天文历算相关学科代表性科研机构。建所以来,自治区藏医院注重培养藏医药和天文历算学科研人才,加强队伍建设和科研项目组织实施,先后完成了六十多项自治区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特别是抢救、挖掘、整理藏医药文献典籍和藏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79.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社会和医学发展都产生消极影响,但是道术中有不少与医药保健有关养生学内容,炼丹过程也积累了丰富化学和药物学知识,为道教典籍和相关书籍所保存。 两汉时期,统治阶级所独尊儒家学说,此时期因佛教和道教兴盛受到很大冲击,但仍是封建统治基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85.html

张仲景贡献

...重要典籍。据不完全统计,由晋代至今,整理、注释、研究《伤寒杂病论》中外学者记逾千家。邻国日本自康平年间(相当于我国宋朝)以来,研究《伤寒论》学者也有近二百家。此外,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及...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283.html

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_《预防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偏倚病例对照研究易产生四类主要偏倚,即选择偏倚、信息偏倚、错误分类偏倚和混杂偏倚。(一)选择偏倚(selectionbias)病例对照研究中常因未能随机抽样,故易产生选择偏倚,特别是在医院选择病例和对照时,更易产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yufangyixue/960-37-5.html

共找到859,4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