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胸膈者.吐之.在肠胃者.下之.(入门)若挟虚症者.补之温之.(汇补)初宜分消凡大饮之后.当风着寒.水气凝结不运.外有表症.内有饮症者.果当温散.然或发汗太过.阳气空虚.水饮仍未解散.致心下悸.头眩筋惕.身 动振振欲擗地者.又当温之.不可...
...目录 《医心方》芒消丸 《圣惠》芒消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心方》卷二十引《承祖方》:芒消丸【处方】芒消3两,大黄3两,杏仁3两。【制法】上各别捣治,先末大黄,芒消下从后,捣杏仁子令如膏,乃合三物,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医学衷中参西录》消瘰膏消瘰 。生半夏(一两) 生山甲(三钱) 生甘遂(一钱) 生马钱子(四钱,剪碎) 皂角(三钱) 朱血竭(二钱)上药前五味,用香油煎枯去渣,加黄丹收膏,火候到时将血竭研细搀膏中熔化和匀,随疮大小摊作膏药。临用时每药一帖...
...水牛鼻和煮饮之。渴而小便自利诸方,并见下消燥热条。□〔垣〕神效生津甘露饮子。(方见下消燥热条。)□〔丹〕消渴泄泻。先用白芍、白术各炒为末调服,后随症用药。□〔垣〕止渴润燥汤治消渴,大便干燥,喜温饮,阴头短缩,舌上白燥,唇裂口干,眼涩难开,及于...
...目录 《中华本草》白透骨消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华本草》:白透骨消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拼音名】Bái Tòu Gǔ Xiāo 【英文名】White Ground Ivy 【别名】透骨消、连钱草、活血丹、见肿消 【...
...(宋《图经》) 【集解】颂曰︰生筠州。春生苗叶,茎紫色,高一、二尺,叶似桑而光,面青紫赤色,采无时。 【气味】酸、涩,有微毒。 【主治】消痈肿及狗咬,捣叶贴之(苏颂)。 【附方】新一。 一切肿毒及伤寒遗毒,发于耳之前后,及项下肿硬︰用见肿...
...【内伤胃脘痛之症】不因外感六淫,偶或伤于饮食,填塞太仓,胸前闷痛,此食积症也。痛则多汗,此积热症也。二便清利,手足逆冷,口吐涎沫得寒饮则甚,此积冷症也。遇气即发,或攻注作痛,或凝结作胀,此气滞症也。日轻夜重,或唧唧作声,得寒则痛,得热暂缓...
...不思,或今日思此物,明日即不喜,又思别物适口,如怯症之尝食劳也。治法∶当其未入里时,宜和解分消,托之使出,用八物汤加减,去黄芩,加前胡、山楂、陈皮之类。湿胜有痰者,重以二陈汤,禀气浓者,加枳壳。用此数剂,邪自解散。若邪已入里,难从肌表散去,...
...目录 《外科全生集》醒消丸 《外科传薪集》醒消丸 《外科全生集》醒消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科全生集》:醒消丸【处方】乳香末 没药末各30克 麝香4.5克 雄精15克【制法】上药共研和匀,取黄米饭30克捣烂,入末再捣,为丸如萝卜...
...男性乳房发育症 【辨证】肝郁血虚,痰凝气滞。 【治法】疏肝养血,通络化痰。 【方名】乳癖消方。 【组成】丹参18克,麦芽18克,白芍12克,首乌12克,淮山药12克,当归9克,党参9克,香附9克,女贞子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