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肿瘤治疗的应用_【中医宝典】

...过程所需要时间较短,治疗后较长时间需要不断用药,以便随时调整、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去除肿瘤复发因素、减少转移的机会,从而显示长期伴随治疗的必要,这也是中药治疗的组成部分。 中医药有如下特点适合肿瘤者的长期伴随治疗 1.大多数治疗无明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50.html

辨证与病案_【中医宝典】

...辨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也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方法。辨证与论治是两个密切相联的步骤,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辨证为论治提供依据,要有效地治疗疾病,就要有一个正确的辨证。所谓辨证就是运用伤寒论》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要求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661.html

陆德铭_三、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素问. 至真要大论》就有“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论述,陆师根据自己多年诊治经验得出:疾病的产生,必有其根本的原因,病机的变化,也有其关键所在,疾病症候虽然繁乱复杂,也有其主次真伪可辨,疾病的发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3-3.html

慢性肝炎案_《名师垂教》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刘兴志患者,男,34岁,干部,四川人。罹患慢性乙型肝炎10余载,肝功时有波动,近2年以来ALT持续上升,HBsAg始终阳性。经常感觉腹胀肠鸣,纳谷不馨,食油腻胃中不舒,偶有恶心,喜热饮食,怕食生冷。两胁隐痛不适,精神...

http://qihuangzhishu.com/1039/42.htm

施杞_四、 临证三辨,衷中参西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辨证较之辨病更加精确,是因为辨证使得患病的机体由最适合于它的药物来治疗,使不良反应限制最低限度,机体容易接受。对于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辨证与基础实验、现代诊察手段相结合,施氏也是倍加推崇,并临床上广泛地采用。以诊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hiqi/598-3-4.html

杨积武_【中医宝典】

...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中国康复杂志编委等职务。 杨积武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已三十余年。临床实践中继承老一辈先师的丰富经验,灵活运用中医药对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631.html

陆德铭_陆德铭治疗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经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出处:中医杂志:1995:36(4):214~215摘要:陆德铭老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学术经验被继承的名老中医。陆师治外科疾病经验颇丰,尤精于乳房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其研治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经验作一介绍。1 审证求因,强调肝肾不足,...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9-5.html

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验 活血祛风 通络化痰 治面瘫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经验和原理,治疗当以活血祛风为主要原则,故笔者自拟“桃红牵正饮”作为临床辨证加减治疗面瘫的主方,疗效较为可靠。 基本方药:生地15克,当归、川芎、赤芍、桃仁、防风、白芷各10克,白僵蚕12克,红花、全蝎、白附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213.html

老人用药原则:少而精_老年用药_【中医宝典】

...)大,所以用药上应尽量个体化计量,以做到用最小的计量达到最好成绩的治疗效果。 三、不要自行滥用药物有些老年人因患病年久,自认为“久病成良医”,所以有的不经医生诊治就自行滥用药物,却不知许多疾病是随着主、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中,因此不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baojian/a356.html

出血_《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病情严重,应速到医院诊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脘痛的治疗除了按辨证施治外,针对下列情况,适应方中加入2~3味药物。1.胃粘膜急性炎症:实证加连翘、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白花蛇舌草、败酱草等;虚热证加天冬、麦冬、石斛、知母、地骨皮等,也可加入...

http://qihuangzhishu.com/1045/57.htm

共找到799,0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