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术便览》五味血竭散治牙疳并恶疮,及满口生疮,牙肿,两夹腮内肿,及臊疳疮,神效。寒水石(烧研,四两) 龙骨( 研) 真蒲黄(各一两) 真血竭(五钱) 枯矾(一两)上为极细末,敷。 目录 《仁术便览》五味血竭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大地黄(三两) 当归 枸杞 麦冬 人参 苁蓉(各一两五钱) 天门冬 五味 白芍 女贞(各一两)瞳子散动,视物不清,此方主之。瞳子本水轮,于廓为巽。瞳子散动,水风相搏,浪涛汹涌之象也。且瞳子静敛则能鉴,今而散动,宜其视物不清矣。法当女贞、...
...①糯米(黍米亦得)6万克,曲(计常酿酒米6万克用曲6000克,此药加3000克为佳,末用之)9000克,枸杞根(刮去赤皮半寸,挫之,以水6万毫升渍经3日,煮取汁3万毫升(1.2万毫升,生地黄(洗去土,细切,和米炊之)1.2万克,秋麻子(微...
...五味消毒饮出自《甘草3g,鲜竹沥(兑服)15ml。3剂,每天1剂,水煎服。二诊:热退,胸痛减轻,咳痰变稀。继服3剂后诸症均消,复查X线胸片示:病灶大部分吸收。继用清燥救肺汤善后。 按:外感内伤皆可致咳嗽。本例初起恶寒、发热,汗出,继则右侧...
...,降血压。 用途: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 13、参芪术茶 原料:党参5g、黄芪5g、白术3g、淮山药3g、升麻3g、花茶5g。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400ml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脾益气,升阳止泻。 用途:脾胃气虚泄泻...
...五味偏嗜指辛、甘、酸、苦、咸。 【五味偏嗜】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长期偏嗜五味,是致病因素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但此说以五味通套五行,亦有牵强之处...
...本经别录,枸杞不分子皮苗叶。而就其文体会之,本经之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风湿,别录之下胸胁气、客热头痛,是枸杞皮与苗叶之治。本经之久服坚筋骨耐寒暑,别录之补内伤大劳、嘘吸、强阴、利大小肠,是枸杞子之治。此沈芊绿之言,分别颇当。按陶隐居本...
...枸杞雏鸽汤 枸杞肉丝 枸杞炸烹大虾 枸杞子粥 黄芪猴头汤 黄芪山药茶 烩双菇 莲藕粥 连知茶 萝卜煲鲍鱼 清蒸茶鲫鱼 天花粉粥 土茯苓猪骨汤 香菇烧菜花 玉参焖鸭 玉米须龟 玉液汤 玉竹猪心 泽粉茶 泽葛茶 泽泻茶 滋膵饮 ...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味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味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味汤【处方】五味子(洗)九斤,良姜(炒)、陈皮(去白)、茴香(炒),各一斤半;甘草(炒)十七斤半,盐(炒)二十二斤。【...
...份用川楝肉一两炒。炒后拣出枸杞,加熟地黄、白术、白茯苓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每天服适量。此方名“四神丸”。2、壮筋骨,补精髓。用枸杞根、生地黄、甘菊花各一斤,捣碎,加水一石,煮取汁五斗,以汁炊糯米五斗,拌入细曲,照常法酿酒,待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