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希尧集良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又名《集良方》。六卷。清·年希尧辑。刊于1724年。全书分为养生、急、中风、预防中风、伤寒、感冒等50余类。所选皆为经验良方,较切临床实用。其中养生、伤寒、感冒、类中等均附以简短的医论。又有《经验四种》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80.htm

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是约成书于战国以至秦汉间的医学理论性论著,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约14万字。它托名于“黄帝”,实则是古代许多医学家的劳动成果,它是祖国医学中最宝贵、最光辉的遗产。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43.html

三十二、罪囚_《洗冤集录》

...凡诸处狱内非理致死囚人,须当径申提刑司,即时入发 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808.html

酒煎散(痈疽、疮疡、发背)_百病药酒_【中医宝典】

...神酒煎散痈疽发背诸疖毒,定痛,顺气活血。 【来源】《普济方》 【配方】人参、没药、当归各一两、甘草(炙)一分,栝蒌(半生半炒)一钱。 【制法】上口父咀,以酒五升,煮至二升,净瓷瓶贮之;或以上药浸酒;或将药滓焙干,加当归为末,酒煮面糊,...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jiu/a14574.html

北方香港脚_《卫生宝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针数刺其肿上.血突出高二尺余.渐渐如线流于地.约半升许.其色紫黑.顷时肿消痛减.以当归拈痛汤重一两半服之.是夜得睡.明日再服而愈.本草十剂云.宣可去壅.通可去滞.内经云.湿淫于内.以苦温.羌活苦辛.透关节而胜湿.防风甘辛.温.散经络中留湿...

http://zhongyibaodian.com/weishengbaojian/632-32-2.html

顽固性黏液便患者体会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 笔者曾一位60岁老年妇女,患者自述反复解黏液便2年,病程中服用过大量中西药物,但效果不明显。症见肠鸣腹痛,痛时欲泻,泻后痛减,大便色白如鱼脑,日大便7~10次,伴有脘腹痞满、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纳呆滞、...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039.html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当时盛行的经方、《局方》等医方,已不能适应临床需要,当时一些医家产生了“古方不能今病”的思想。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李杲、王好古、朱震亨等医学家相继兴起,他们从实践中对医学理论作出新的探讨,阐发了各自不同认识,创立成各具特色的理论学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99.htm

中医将影响医学模式_【中医宝典】

...近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对中西医两个医学体系前景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说:“用现代生物学手段,用中医原始和质朴的、讲究整体、注重变化为特色的未病和辨证施治理念来研究亚健康以及慢性复杂性疾病,是东西方两种认知力量的汇聚,是现代医学向更高境界提升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861.html

中外医学交流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三国以后,与外国的陆上、海上交通均已逐渐发达,交往逐渐开展,其间自然也带来了医药卫生方面的交往。 一、中印医学交流 中印两国,都是古代的文明古国,各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两国的医学在古代都已十分发达。早在后汉时期波斯籍佛徒安世高开始翻译佛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6.html

颜德馨_脑萎缩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主要药物,味咸入肝经血分,其气与瘀血相感召,破瘀而不伤气血,《本草经百种录》云:“凡人身瘀血方阻,尚有生气者易治,阻之久,则无生气而难治,蓄血既离经,与正气全不相属,投之轻药,则拒而不纳,药过峻,又反触伤败之血,故之极难,水蛭最喜食人之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dexin/516-7-4.html

共找到190,3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