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热病是整个外感病的总称,它允许不同的医学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划分不同的阶段,也允许不同的医学家根据自己的认识划分不同的证型,作为某个时空点的标志,也就是用证和方进行治疗。 对于外感热病的不同阶段,温病学家、伤寒...
...采用一般的药物疗法往往效果欠佳,并且不宜坚持。对此药酒有其他独特的优越性。酒既可温通经脉,散寒祛风;又可行酒中诸药之势,使之达于筋骨;且服用方便,利于坚持,故治疗本病的药酒较多。 治疗本类病证的药酒,常用虎骨、本草纲目》卷十八威灵仙条注“引...
...再三,从而对于温病和内伤杂病的治疗,常获效验。 一、慢性肝炎治疗经验 夏氏对慢性肝炎的治疗具有独特见解。他在临证时,辨证属肝胃不和者,常选用旋覆花汤、金铃子散、柴胡疏肝散和左金丸等。若不效,进而可用苦辛酸法,方用连梅生姜汤加味。如兼夹湿邪者...
...,宜乎冰炭耳。丰用清宣金脏法去桔梗,加花粉、鲜斛治之,迭进五剂,诸证渐平,调治旬余遂愈。冬温新感适值经行徽歙鲍某之女,闺中待字,经水素不调匀,一月两期,难免血海无热。一日忽患冬温,发热咳嗽,胸闭喉疼,天癸又至。斯时用芩、连、栀子,以却其温,...
...姬某,女,50岁。曾病阴虚血崩,经余治愈。今尿频、尿急月余。稍有尿意急需临厕,略迟则失禁,尿时不痛,亦不灼,腰不痛,纳后化迟,大便一日一行。舌淡红,苔白微腻,脉弦细弱。腹诊:腹皮薄弱,无压痛,惟腹肌紧张耳。以脉症观之,此乃阴血不足,肝木...
...,遂以激动其病根,而猝发于一旦。是以愚临此证,见有夹杂外感之热者,恒于建瓴汤中加生石膏一两;或两三日后见有阳明大热、脉象洪实者,又恒治以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以清外感之热,而后治其脑充血证。此愚生平之阅历所得,而非为唐宋以来之医家讳过也。...
...瘀阻脑络证是指由瘀血犯头,阻滞脑络,表现为头痛、头晕为主症的证候,多由头部外伤后,或久病入络,瘀血内停,阻塞脑络所致。本证以头痛、头晕及瘀血证为审证要点。 【概念】瘀阻脑络证是指由瘀血犯头,阻滞脑络,表现为头痛、头晕为主症的证候,多由头部...
...把) 盐(一杯) 丁香(一钱) 飞面(三钱)打烂,敷痛处。此四磨饮合小陷胸、栀豉、左金合剂。疏通气分,泄肝化积。再用外敷法,其气有不通行者乎!渊按∶暑必挟湿,湿为阴邪,最能阻碍阳气。故暑湿病多脘腹痞痛,积滞内阻,暑湿之不化,实由气机之不通。...
...经络,停滞肌肉,故而疼痛麻木,沉重僵直。夫人之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阳主动,动则流,阴主静,静则凝,故日轻夜剧也。非风非瘀,故屡屡祛风活血,一无所获。以其日久病深,脉象有力,拟指迷茯苓丸合控涎丹治之:茯苓15g 半夏15g 枳壳15g ...
...也。盖中、西医学原可相助为理,而不宜偏废,吾国果欲医学之振兴,固非沟通中、西不可也。 上所论之痢证乃外感之热已入阳明之腑者也。然痢证初得,恒有因外感束缚而激动其内伤者,临证者宜细心体察。果其有外感束缚也,宜先用药解其外感,而后治痢;或加解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