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逆性骨髓抑制:主要是红系造血受抑,可出现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减少,血清铁增高,幼稚红细胞浆及核中出现空泡,线粒体中可染铁积聚。铁动力学研究显示,血浆铁半衰期清除时间延长,骨髓放射性铁摄入减少,肝脏摄取量增加,8天后循环中红细胞放射性...
...从1995年卡门(Karmen)等发现急性肝炎患者在黄疸前期,血清中转氨酶(ALT,AST)活性就已明显增高以来,用于诊断肝脏疾病的酶不下几十种。在我国ALT是应用最广泛的酶,其次是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P),...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一旦感染进入人体以后,就会侵及肝脏,发生炎症,并现一系列的综合变。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肝细胞的坏死,这种坏死不是局部的,而是迷漫性的,尤其在急性肝炎的发作期,几乎整个肝脏都在发生病变,只是在肝脏的...
...『标本采集』采手指血20ul,注入盛有血小板稀释液0.38ml试管内,立即混匀。『正常值范围』100—300*109/L或10—30万/mm3。换算成SI单位因数:0.001。『临床意义』1、增加:生理性有运动或进餐后,病理性有急性失血,...
...『标本采集』采手指血20ul,注入盛有血小板稀释液0.38ml试管内,立即混匀。『正常值范围』100—300*109/L或10—30万/mm3。换算成SI单位因数:0.001。『临床意义』1、增加:生理性有运动或进餐后,病理性有急性失血,...
...本病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的大小和部位密切相关,瘤体小者(<4cm)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多是在做B超或CT查体时发现的;瘤体大者(>4cm)可压迫周围器官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肝区胀痛等不适。巨大血管瘤在查体时可有右上腹部包块、肝脏...
...文献报道。临床研究显示,脑梗死患者血中的NE活性明显增高,表明NE活性与脑梗死有关。日本学者在光化学诱导的大鼠脑梗死模型中,发现给予NE抑制剂西维来司钠可显著减小脑梗死面积,降低脑组织的含水量,并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陷,甚至在脑缺血后3...
...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肝脏能分泌胆汁,其中的胆汁酸盐是胆固醇在肝脏的转化产物,能乳化脂类、可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肝脏是氧化分解脂肪酸的主要场所,也是人体内生成酮体的主要场所。肝脏中活跃的β-...
...硒也是人体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几乎全来自食物。日本医学研究人员观察男性不育1000例,发现37人的精液中硒含量不足。因此,男青年不可偏食,应注意多吃含锌、硒多的食物,如鱼、牡蛎、肝脏、大豆、糙米等。 吸入厨房油烟 近期上海某医院 研究发现,...
...化疗方案的骨髓抑制、减轻血液毒性和减轻消化道毒性的作用。 在参附注射液减毒作用比较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参附先期治疗组,参附+GP组白细胞毒性、粒细胞毒性均较GP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参附+GP组血小板毒性亦较GP方案组低,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