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普济方》调中六神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调中六神散【处方】白术1分,茯苓1分,甘草1分,藿香叶1分,草果子1分,丁香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或吐或泻,脾困,不进乳食,或惊风、伤风、潮热,或喘后出汗...
...小儿飧泻,或因春伤风邪,清气下陷,脾失健运,以致完谷不化,古法主补中益气汤(如人参、蜜制黄 、土炒当归、土炒白术、炙甘草、陈皮、土炒升麻、醋炒柴胡,引用姜枣)。若泄泻日久,肠滑不禁者,古法主四神丸(如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吴茱萸,共为末...
...,病情益剧。静思其咳嗽发热烦躁引饮,实为气分热也,故在前方藿香正气散基础上加黄芩一味,12克。嘱以300毫升水煎150毫升顿服。次日身热尽退,继以宣肺止咳,患者不日而愈。 按:黄芩清热泻肺,具有卓效,《本草纲目》称其清肺热又可疗虚热,临证...
...《脾胃论》白术安胃散治一切泻痢,无问脓血相杂,里急窘痛,日夜无度。又治男子小肠气痛,及妇人脐下虚冷,并产后儿枕块痛;亦治产后虚弱,寒热不止者。五味子 乌梅(取肉炒干,以上各五钱) 车前子 茯苓 白术(以上各一两) 米谷(三两,去顶蒂穣,醋...
...五泻汤 出处:《防风诸味药物组成。用于治疗瞳仁干涩火旺,以及五脏虚火妄动诸症。有滋阴泻火之功。 中医眼科有“五轮”之说。即把眼睛由外周向中心“肉、血、气、风、水”五轮,其中“肉轮”位于上下眼胞(睑)属脾;“血轮”位于两眦血络属心;“气轮”...
...东垣云∶凡心包络之脉,出于心中,代心君行事也。与少阳为表里。瞳子散大者,少阴心之脉挟目系,厥阴肝之脉连目系,心主火,肝主木,此木火之势盛也。其味则宜苦、宜酸、宜凉。大忌辛辣热物,是泻木火之邪也。饮食中常知此理可也。以诸辛主散,热则助火,故...
...《医方考》严氏推气散枳壳 桂心 片子姜黄(各半两) 炙甘草(一钱五分)肝气胁痛,此方主之。肝藏血而主怒,故病则气血俱病。越人云∶东方常实,实则可以泻矣,故用枳壳破其气,姜黄利其郁,桂心能引二物至于痛处。又曰∶木香桂而柔,以故用之。乃甘草者...
...食泻者即胃泻也。由于脾为湿困不能健运,阳明胃腑失其消化,以致食积太仓而成便泻。其脉,气口紧盛或右关沉滑。其症;吞酸嗳臭,恶闻食气,腹满甚而不泻,得泻则腹疼缓解,当用楂曲平胃法治之。又有渴能饮水,水下腹泻,泻而大渴,名为"溢饮滑泻",即《...
...目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健胃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健胃散【处方】人参3钱,油朴3钱,茯苓4钱,砂仁4钱,苍术6钱,麦芽4钱,清夏3钱,草果2钱,藿香3钱,石榴皮3钱,紫蔻3钱,血琥珀2钱,川芎2钱,朱砂...
...龙胆泻肝丸有污肝火、利湿热的功效,传统应用于小便黄赤淋浊、阴痒阴肿、妇女带下等病症。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发现。龙服泻肝丸对于下列几种疾病也有较好疗效: 治疗带状疱疹 内服龙胆泻肝丸,每次6克,早、晚各1次;外用龙胆污肝丸水溶化后涂患处,每日1...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