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是一原因不明的主要发生在结肠粘膜层的炎症性病变,以溃疡糜烂为主。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粪中含血、脓和粘液,常伴有裹急后重,便后腹痛可暂时缓解。病程日久,反复发作,患者可出现贫血...
...津,则不致燔灼伤阴矣。(1)人参白虎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原作,白虎加人参汤中热条辨第四中热后,神虽清,而懒言倦卧,朝凉暮热,夜则谵语,此热留胆中,营热被灼。宜用清骨散加鲜菖蒲、广郁金、益元散等味,清营却热也。中热之后,倦卧懒言...
...国语辞典 分辯、解釋。 西遊記.第十回:「你出來!你出來!我與你到閻君處折辨折辨。」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我聲張起來,去告訴了父親,當官告你,看你如何折辨。」...
...熏洗 蛇床子30克,苦参30克,枯矾15克,黄柏10克,水煎,先熏洗后坐浴阴部,适用于湿热证。 治慢性宫颈炎家用妙方 1、用20%的硝酸银涂于糜烂处,再用生理盐水棉棒拭净,每周1次,2一4次为一疗程。 2、每天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清洗...
...宜三拗汤。外寒内火,咳嗽微喘者,用麻杏石甘汤。外感风寒,内有寒饮,胸满喘嗽者,宜小青龙汤,兼烦热者加生石膏。 临床辨治有内伤基础的四时感冒,姜良铎认为应注重以下几方面:一是处理好祛表邪与调内伤的辨证关系,扶正与祛邪并用,应针对不同的内伤基础和...
...(一)辨疼痛的成因 1.风痛 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 2.热痛 皮色掀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 3.寒痛 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 4.气痛 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 5.瘀血痛 初起隐痛,微胀,微热,皮色暗褐,继...
...感染性炎症”,西药疗效较差,而中医辨治的优势非常明显。由于病机不同,遣方用药亦截然不同。 案1主要为实热证,证属少阳郁热兼阳明里实,热盛津伤。所以主方用大柴胡汤,于清泄郁热,宣展枢机之中,兼以通下里实,双解少阳、阳明之邪。合以《景岳全书》玉女煎...
...,秋末早寒,皆能致病,但有无汗,实邪证候显然,即可谓之伤寒,不必尽属隆冬也。然太阳经也,膀胱府也,由经视府,则经为表,而府为里矣。上篇用桂枝汤解肌,所以治风伤卫之表也,而未及卫分之里,故又立五苓散一方,佐桂枝以和卫分之里焉。此篇用麻黄汤发汗...
...不能完复。且表虚之人,为风寒所遏,亦是虚邪犯表,始病一二日之间,特与外中贼邪有余之证颇相似处,故致疑惑,请医者只于气少气盛上辨之。其外伤贼邪,必语声前轻后重,高厉而有力;若是劳役所伤,饮食不节,表虚不足之病,必短气气促。上气高喘,懒语,其声困...
...血热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多,色鲜红或紫红,伴有面赤,烦躁易怒,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凉血,方用清经散、丹栀逍遥散等。 2、阴虚血热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不多,甚至减少,色鲜红质稠,伴有面潮红,手足心热,盗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