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疳积的拔罐疗法_百病拔罐_【中医宝典】

...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20一4)。 (3)拔罐方法 灸罐法。先用艾条温灸各穴10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及人体感觉舒适为宜,之后吸拔火罐(除四缝外),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968.html

银屑病的拔罐疗法_皮肤病银屑病_【中医宝典】

...缠绵,非常顽固。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风、湿、热、毒之邪相搏,蕴积于肌肤;或因营血亏损,血虚化风生燥,肌肤失养所致。 拔罐方法:①阿是穴(局部皮损处)法。哪里有皮损就在哪里拔罐。留罐30~40分钟。②选取大椎区、肝区、脾区、肾俞区、华盖区、...

http://zhongyibaodian.com/pifubing/b21690.html

点刺放血疗法_《手穴手纹诊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十指末梢的穴位如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十宣等穴位,临床上多用点刺放血疗法治疗实证、热证、闭证。有急救、开窍醒神、退热解痉等功能。常用于中风昏迷、惊厥、抽搐、中暑、咽喉痛等病证。方法:用三梭针或26~28号短毫针,常规消毒后对准所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shouxueshouwenzhenzhi/136-6-2.html

针灸拔罐治疗黄褐斑_【中医宝典】

...,颜色深浅不一,多呈对称性。无自觉症状。 取穴:气海、肾俞(双)、肝俞(双)。 方法: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用毫针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不留针。起针后,用闪火法拔罐10-15分钟。起罐后,再用艾条温炙5-10分钟,同时,再用毫针刺迎香(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59.html

老腹泻 试试针灸疗法_针灸临床_【中医宝典】

...6 取穴:天枢、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穴。 配穴:里急后重者加上巨虚、下巨虚穴;食积者加梁门穴;胃脘胀者加内关穴;发热者加大椎穴。 灸法:采用灯火灸法,每穴灸1壮,每日1次,3~5日为1个疗程。本法用于急性腹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328.html

急性扁桃体炎_《手穴手纹诊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概述】急性扁桃体炎是儿科最为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临床以咽部扁桃体红肿、吞咽不利为主要特征。急性扁桃体炎多为链球菌感染。反复感染,细菌毒素经腺窝周围血管网,吸收后传播到周身。因而扁桃体成为不少全身性疾病的病灶(如风湿热、肾炎等)。中医称...

http://qihuangzhishu.com/136/193.htm

拔罐法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概述】 拔罐法是借助热力或其他方法,排除罐中的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具吸着在皮肤上,引起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罐法又叫吸筒法,古代称为角法,在我国晋代已开始应用。拔罐要用罐具,罐具的种类很多,如竹罐、陶瓷罐、金属罐(铜罐、铁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71.html

药罐法的功效和特点_拔罐基础_【中医宝典】

...药罐法是拔罐法与中药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药罐法是拔罐法与中药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以竹罐或木罐为工具,药液煎煮后,利用高热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竹罐吸附于施术部位,这样既可起到拔罐时的温热刺激和机械刺激作用,又可发挥中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47.html

宋金元时期拔罐简史_拔罐文化_【中医宝典】

...到了宋金元时代,则竹罐已完全代替了兽角。 如果说,在隋唐时代还是兽角和竹罐交替使用的话,那么,到了宋金元时代,则竹罐已完全代替了兽角。拔罐疗法的名称,亦由“吸筒法”替换了“角法”。在操作上,则进一步由单纯用水煮的煮拔筒法发展为药筒法。亦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85.html

四关穴拔的保健作用_拔罐养生_【中医宝典】

...人体生命的关口。 手阳明大肠经从手出发,沿着手臂外侧,终止于头面部的迎香穴。因此头面部以及五官的疾病,如头痛、咽喉肿痛、口干、流鼻血、牙痛、口眼歪斜等均可通过合谷穴拔罐进行治疗和预防,所以有“面口合谷收”之说。同时合谷穴经常拔罐还可保持大肠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904.html

共找到38,7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