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茯苓生姜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保健药膳》人参茯苓生姜主要原料:人参5克,白茯苓20克,生姜5克,粳米100克。制作方法:将人参、生姜切为薄片,把茯苓捣碎,浸泡30分钟,煎取药汁,后再煎取汁。将两次煎药汁合并,分早、晚两次同粳米煮粥服食。效用说明:益气补虚,健脾养胃...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rencanfulingshengjiangzhou.html

急性鼻窦炎药膳 精选_中医食疗外科食疗_【中医宝典】

...临床表现] 鼻涕稠黄而臭,鼻塞重,鼻腔粘膜红肿较甚,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耳聋、寐少梦多,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食疗药膳] 1.枝子仁:枝子仁12克,辛夷花10克,白芷6克,粳米60克,先将前3味药水煎,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食,每日2次。 ...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b34133.html

午餐——琳琅满目的药膳食品_《趣味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白薯、玉米等能软化并保护血管;菠菜、芹菜、甜菊、苹果、香蕉、西瓜子、绿豆、青萝卜汁、荸荠、海蜇头等能降低血压。配制药膳应注意季节性。春天万物生发向上,适宜配伍具升补作用的食物;夏天炎热,适宜清补;秋天气候凉爽,适宜平补;冬天气候寒冷,适宜...

http://zhongyibaodian.com/quweizhongyi2045/150-6-3.html

亦药亦食话绿豆_【中医宝典】

...。中医学认为:绿豆性味甘寒、无毒、有清热解毒、祛暑止渴、利水消肿、明目退翳、美肤养颜之功效,最常用的是解暑和解毒的作用。如果将绿豆添加一些相应的药物或食物做成药膳,不但味美,而且药用价值也很高,常食能起到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目的。 烧烫伤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103.html

产后血虚药膳食疗-糯米鲜藕_【中医宝典】

...产后血虚药膳当归10克煎水,放入鸡蛋两个,红糖30克,每月经后食一次,治妇女血虚,月经不调或身体虚弱。 3、治血虚、水肿:葱50克,猪脚4只。猪脚洗净切开,与葱段一起加入食盐少量、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改文火炖至熟烂即可,分次吃猪脚喝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966.html

食疗、药膳减肥_《减肥新法与技巧》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祖国医学中有很多治疗肥胖症的食疗、药膳方剂。我国人民膳食组成中,许多食物既是食品,也是药物,故古人早就有“医食同源、药食同根”之说。如冬瓜、山楂、山药等,都有降脂减肥之功效,既是食物,又有药效。药膳有多种形式,如药、药酒及药膳菜肴等,均...

http://qihuangzhishu.com/130/30.htm

中医治疗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大全_【中医宝典】

...绿豆菜心 绿豆汤 绿豆粥 马齿苋解毒汤 马齿苋绿豆汤 马齿苋洗 茅根赤豆粥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梅花点舌丸 内疏黄连汤 内消浸酒 内消散 凝冰散 牛蒡蝉蜕酒 牛黄解毒丸 牛黄千金散 牛黄清心丸 排风汤 皮炎汤 蒲公英四季青眼药水 蒲公英汤...

http://zhongyaofangji.com/zhuzhi/qingrejiedu.html

海参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老老恒言》海参 《保健药膳》海参 《保健药膳》海参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老老恒言》:海参【处方】海参适量。【功能主治】温下元,滋肾补阴。益精,养血。主痿。精血亏损,体质虚弱,性机能减退,遗精,肾虚尿频。【用法用量】...

http://zhongyaofangji.com/h/haishenzhou.html

大麦米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保健药膳》大麦米主要原料:大麦米50克,红糖或蜜适量。制作方法:先将大麦米碾碎,以水煮粥如常法,熟后放入红糖。效用说明:宽中下气,利小便。适宜于因中焦气阻、失其运化而引起的腹胀、小便不利等症。 目录 《保健药膳》大麦米粥 ▼ 相关方剂...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damaimizhou.html

猪肾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保健药膳》猪肾主要原料:猪肾2个,粳米50克,葱白、五香粉、生姜、盐适量。制作方法:猪肾去膜切细与米合煮做,将熟入葱、姜、盐及五香粉即成。效用说明:补肾强腰。适宜于老年人因肾气不足而引起的腰膝疼痛、行履艰难软弱、耳聋等症。《食疗方》...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zhushenzhou.html

共找到178,0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