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疟指南》断下方治赤白痢.及休息痢.瘴病后患痢.俱宜此药.草果(连壳一个) 白术(面炒) 粟壳(十个去肋膜及蒂醋拌炒透) 茯苓上为粗末.共作一剂.加姜三片.枣三枚.乌梅三个.赤痢加乌豆七粒.白痢加干姜五分水煎.分作二服之. 目录 《瘴疟...
...三焦分上中下,目疾是上焦病,无有论及中下者。然细按之,则三焦各有见症,不可混治。头痛鼻塞,耳 面疮,目红肿痛,唇疮口糜,此皆上焦病也,治宜清火发散,疏肝养目。肚腹膨胀,胸膈不舒,两目干涩或沿烂,此乃中焦病也,治宜消积行气。香港脚壅肿,...
...宜禁.验病色之可治弗治.编曰瘴疟指南.车僭妄之罪固无所逃.然于活人.或有小补.庸有未尽.以俟后之君子.万历三十七年岁次己酉十月朔信州郑全望撰....
...辨析于似是之间,非至明,其孰能之 刘敞知扬州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尸曹杜诱,诱不能平反,而傅致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敞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
...此事亦世所有,頋主刑者用心何如耳 李德辉,世祖时为右三部尚书,录囚山西。河东怀仁民有魏氏,发得木偶,持告其妻挟左道为厌胜,谋不利于己。移数狱,词皆具。德辉察其冤,知其有爱妾,疑妾所为,将构陷其妻也。召妾鞫之,不移时而服。遂杖其夫,而论妾以...
...经曰∶望而知之之谓神。既称之曰神,必能以我之神,会彼之神。夫人之神气,栖于二目,而历乎百体,尤必统百体察之。察其清浊,以辨燥湿;察其动静,以辨阴阳;察其有无,以决死生。如是而望始备,而望始神。春山先生曰∶人之神气,在有意无意间流露最真,...
...脉诀》、《察病指南》、《诊家枢要》、《难经集注》、《外科精义》、《脉诀刊误》、《丹溪手镜》、《医经小学》、《医学入门》、《太索脉秘诀》、《濒湖脉学》、《四言举要》、《脉语》、《通雅》、《医宗说约》、《脉诀汇辨》、《医宗必读》、《诊家正眼》、...
...主之因,审其安烦苦欲饮食二便之病;兼切其脉之浮、沉、迟、数、滑、涩、大、小、有力、无力,则表里、虚实、寒热随证可参矣。察色欲识小儿百病之原,先从面上五部五色,详细观之。盖额属心,颏属肾,鼻属脾,右腮属肺,左腮属肝。青为肝色,赤为心色,黄为脾...
...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颜切脉,先辨阴阳。”,还说“阳病治阴...
...凡人五脏六腑,荣卫关窍,宜平生,气血顺度,循环无终,是为不病之本,若有缺绝,则祸必来矣。要在临病之时,存神内想,息气内观,心不妄视,着意精察,方能通神明,探幽微,断死决生,千无一误,死之证兆具之于后。黑色起于耳目鼻,上渐入于口者死。赤色...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