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阳三焦病证_中医辩证经络辩证_【中医宝典】

...本证是手少阳三焦循行部位及相关脏腑三焦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耳聋,耳后疼痛,咽喉肿痛,目外眦痛,面颊肿痛,肩、臂、肘外侧疼痛,小指次指不用,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 病机分析:手少阳三焦经脉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出走...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31.html

太阴肺经穴分寸歌_《医学集成》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太阴中府三肋间,上行云门寸六许。云在璇玑旁六寸,大肠巨骨下骨。天府腋三动脉求,夹白肘上五寸主。尺泽肘中约纹是,孔最腕侧七寸拟。列缺腕上一寸半,经渠寸口陷中取。太渊掌后横纹头,鱼际节后散脉里。少商大指内侧端,鼻衄喉痹刺可已。中府 云门下一...

http://qihuangzhishu.com/1033/295.htm

《仲景伤寒补亡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太阳上九十五 卷五 太阳下九十一 卷六 阳明八十七 少阳经证十一 卷七 太阴 少阴四十七 厥阴六十三 卷八 不可发汗四十 可发汗五十八 卷九 汗后四十四 不可吐五 可吐十 卷十...

http://qihuangzhishu.com/673/index.htm

《仲景伤寒补亡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太阳上九十五 卷五 太阳下九十一 卷六 阳明八十七 少阳经证十一 卷七 太阴 少阴四十七 厥阴六十三 卷八 不可发汗四十 可发汗五十八 卷九 汗后四十四 不可吐五 可吐十 卷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jingshanghanbuwanglun/index.html

中医词典拼音J:第一篇_《中医词典》h~j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杂病》即夜盲症。《目大成》:“此症世呼鸡盲,一名雀目,……至晚不见,晓则复明。”证参见雀目。鸡蒙眼病证名。夜暮视力减退之病证。见《银海精微》。雀目之俗称,详见该条。鸡鸣指丑时。相当于半夜一至三点。《灵枢·病传》:“冬鸡鸣。”张景岳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3/169-2-1.html

手与经络的关系_《手穴手纹诊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在人手有六经脉循行贯穿。即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手太阳小肠经。当手臂下垂,手心向内的方位时,它们依次分布在手背的前、中、后。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手少阴心经。它们也依次分布在手掌部的前、中、后。至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36/4.htm

手与经络的关系_《手穴手纹诊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络在人手有六经脉循行贯穿。即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手太阳小肠经。当手臂下垂,手心向内的方位时,它们依次分布在手背的前、中、后。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手少阴心经。它们也依次分布在手掌部的前、中、后。至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shouxueshouwenzhenzhi/136-3-2.html

申明仲景律书(附杂证时病药禁一 附伤寒三阳禁一)_《医门法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原文允为定律,兹特申明十义,不更拟律。一申风寒不可发汗之律 伤寒有五,皆热病之类也。同病异名,同脉异,病虽俱伤于风,其人素有锢疾,则不得同法。其人素伤于风,因复伤于热,风热相搏,则发风温,四肢不收,头痛身热,常汗出不解。在少阴厥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menfalv/625-4-11.html

中医词典拼音E:第二篇_《中医词典》e~f~g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栀子清肝汤。”外以硇砂散点耳挺上。参见耳蕈。耳痛证名。出《灵枢·厥病》。属肝胆风热者,耳中干痛而痒。宜疏风清热。用凉膈散加减。属火毒炽盛者,耳痛较剧,可兼见赤热肿胀。宜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用龙胆泻肝汤、犀角地黄汤加减。属风邪挟湿...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2/168-1-2.html

三焦病证的传变_中医辩证三焦辩证_【中医宝典】

...三焦病证的传变 三焦病证是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临床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也有一般的传变规律。早期常表现为上焦病证,传变多由手太阴肺经开始,进而传入中焦及下焦,这种传变途径称之为顺传。若病邪重,病人体质弱也可逆传心包。有的也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05.html

共找到344,8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