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即得方〕未见。尤侗序曰。吾友蒋虎臣太史尝着蒋说。其所钞禁方。居十之五。皆世所不经见者。予既奇而录之。复诘之曰。子之方。其得之传闻乎。其有所试乎。蒋子笑曰。吾非有所试也。往予善病。多从人乞方。以方告者日来。予喜其说之可以救人也。故笔之于...
...遂预拟一方,用龙骨、牡蛎(皆不 )各一两以敛正气,苏子、清半夏各五钱以降气利痰,名之曰从龙汤,谓可用于小青龙汤之后。平均小青龙汤之药性,当以热论。而外感痰喘之证又有热者十之八九,是以愚用小青龙汤三十余年,未尝一次不加生石膏。即所遇之证分毫...
...者,形大而长,尾间有两岐最佳。《尔雅》谓之 (羊朱切),一名 (与舄同,私夕切)。《素问》∶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名曰酒风。治之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二指撮,为后饭。后饭者,饭后药先,谓之后饭。张仲景治杂病心下有支饮,苦冒...
...病”)。用白术煎汤漱口兼内服,有效。《本草备要》白术补脾燥湿苦燥湿(经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甘补脾,温和中。在血补血,在气补气(同血药则补血,同气药则补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湿从汗出,湿去汗止。止汗同 、芍之类,发汗加辛散之味)。...
...生地(三钱) 归身 赤芍(各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香苏散 桂枝汤 麻黄汤 止嗽散 益元散 补中益气汤 六味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 调胃承气汤(以上诸方俱见卷一) 十补丸 萆 厘清饮 阿胶散(三方见心部) 橘核丸(见肝部)四苓散(见脾部) 滋肾丸...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经验药对。 应用 红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山萸肉收敛固脱,《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二者配伍,补敛固脱,用于...
...,病人必烦躁不安,如果病至第七天,邪气在太阳经当行尽,病当痊愈而仍不痊愈的,就一定会出现大便下血的变证。由于这是误火所致,所以叫做火邪。 脉象浮,发热甚,这是太阳表实证,当用发汗解表法治疗,却反用温灸法治疗,这是把实证当作虚证来治疗,火邪内...
...,病人必烦躁不安,如果病至第七天,邪气在太阳经当行尽,病当痊愈而仍不痊愈的,就一定会出现大便下血的变证。由于这是误火所致,所以叫做火邪。 脉象浮,发热甚,这是太阳表实证,当用发汗解表法治疗,却反用温灸法治疗,这是把实证当作虚证来治疗,火邪内...
...。第恐水寒冰冻,则溪涧断流,又益以肉桂,于水中生火,则土气温和,雪消冰泮,尤无壅塞之苦也。奈何惟事于消导,遂成不可救药之病哉。此症用术苓加桂汤∶白术(一两) 茯苓(五钱) 肉桂(一钱) 水煎服。人有未见饮食则思,既见饮食则厌,乃勉强进用,饱...
...拘于此耶!东垣治中汤同干姜用,治腹痛吐逆者,亦谓里虚则痛,补不足也。是以医家临病用药,贵在察证虚实为先,当减当加,自合矩度。匪但病者不惧夭枉之殃,而在己亦得以免杀人不用刀之咎矣。《本草求真》人参(山草)补肺气以生阴人参(专入肺。兼入脾)。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