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箫管也”同,而吴澄之释橐钥异。吴澄曰:“‘橐钥’,冶铸所以吹风炽火之器也。为函以周罩于外者,橐也;为辖以鼓扇于内者,钥也。天地间犹橐钥者,橐象太虚,包含周遍之体;钥象元气,絪缊流行之用。”吴说义长。 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严可均曰:王弼、...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1.html

“说不出”-出自集外集_【鲁迅全集】

...太上老君道德五千言,开头就“道可道非常道”〔3〕,其实也就是一个“说不出”,所以这三个字,也就替得五千言。 呜呼,“王者之迹熄,而亡;亡,然后春秋作。”〔4〕“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5〕 【注解】 〔1〕 本篇最初...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99.html

第五十二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是也。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谦之案:“开其兑”,遂州本“兑”作“门”,景褔本作“锐”。“终身不救”“终身不勤”二语相对成文,而用意相反。“勤”借为“瘽”。文曰:“瘽,病也。”(马叙伦)“救”借为“逑”。文曰:“逑,聚歛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8.html

十 我国古哲学含有力学原理_厚黑学

...牛顿更进一步;老子之后,出了一个庄子,的学说,也比老子更进一步。庄子虽极力推尊老子,然而却不甘居老子篱下,你看天下篇所说,俨然在老子之外独树一帜,这是自信比老子更进一步,才有那种说法。 庄子学说,爱因斯坦酷似,所异者,一个谈物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238.html

老子无为思想“无为”常有的三种误解_道家_【文学360】

...回归自然,以道为共同之标准、共同之立场,而不要有个人之标准、个人之立场,以免人各执其所是,引起争端。否则,人们毫无依据可循,势必又将引起一场混乱,此老子消除争乱之立动机便相互违背了。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2.html

老子·道经·第五章评析

...嫌弃,其实这只是人类感情的投射作用。这一见解,表现了老子反对鬼神术数的无神论思想,是值得重视的进步思想。从“无为”推论下去,无神论是符合逻辑的必然结果。认为天地是无为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只须依照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生长变化,不需任何主宰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4.html

第十三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天下。”二“身”字下有“于”字。又“托天下”在“寄天下”之前,景龙、遂州、敦煌三本相合;惟上句衍一“为”字,下句衍一“于”字。 王念孙曰:庄子本作“故贵以身于天下,爱以身于天下”。“于”犹“为”也,后人依老子傍记“为”字,而写者因讹入正文。...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9.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一章评析

...在自知之明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哲人们有非常相似的观点。孔子有言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在老子看来,真正领会“道”之精髓的圣人,不轻易下断语,即使是对已知的事物,也不会妄自臆断,而是把已知当作未知,这是虚心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4.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评析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中写道:“这一章讲的是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有为,只有贯彻了‘无为’的原则,才能取得成功。”这个分析是准确的。老子运用辩证法...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7.html

出关的“关”-出自且介亭杂文末编_【鲁迅全集】

...海燕读后记发表于一九三六年二月十一日上海时事新报·每周文学第二十一期。 〔12〕太炎即章太炎,参看本卷第107页注〔30〕和本书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注〔2〕。诸子学略述评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学说的著作,其中论及老子出关事:...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54.html

共找到897,0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