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煮,去白)、天麻(酒洗)、桔梗各15g,青礞石(煅)、白芷各6g ,薄荷10g,大黄60g(酒蒸,焙干),半夏30g(牙皂、姜汁煮,焙干)。 为细末,滴水为丸,每服6g,食后临卧茶清吞之。【功用】逐痰,搜风,降火。【应用】闭角型青光眼急性...
...阳结,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魒,名曰阴结,李东垣曰,实秘热秘,即阳结也,宜散之,虚秘冷秘,即阴结也,宜温之。}大黄、归尾、羌活〔五钱〕、桃仁〔研〕、大麻仁〔去壳一两〕、蜜丸。一方有防风,风湿加秦艽皁角子。{烧存性用。}此手足阳明药也...
...重舌(图)重舌者,大舌之下,又生一小舌,以致大舌反粗短,小舌长痛。此心脾之毒也。左寸右关两部之脉洪数者是。久之必烂,烂则难痊。初起即针出恶血,搽金不换,重加银粉霜。服黄连解毒汤加生大黄(五钱),如泻之五、六次,即服玉枢丹,十八味神药亦可服...
...方82 麦冬地黄胶仁汤(《本草纲目》) 【组方】 麦冬、干地黄、阿胶、胡麻仁各1 0克。 【制用法】 将诸药择净,研细,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纳入阿胶烊化饮服,每日1剂。 【功用】 润经益血,复脉通心。适用于心悸,失眠等。 方...
...了无村不戴孝,遍地添新坟的惨景。”先生在治疗肆意猖獗的瘟疫时,大量应用了石膏。他认为:“石膏质重气轻,其质重也,可以逐热下行;其气清也,可以逐热上出;俾胃府之气化升降皆湛然清肃,外感之热自无存留之地矣。”誉“石膏为寒温实热证之金丹”,“为寒温...
...本方加淡鼓,治伤寒烦闷。{瓜蒂栀鼓皆吐剂,要知瓜蒂吐痰食宿寒,栀鼓吐虚烦客热,如未经汗下,邪郁胸膈而痞满者,谓之实,宜瓜蒂散,此重剂也,已经汗吐下,邪乘虚客胸中而懊鬪者,为虚烦,宜栀鼓汤,此轻剂也,丹溪用瓜蒂栀子苦参藜芦等剂累吐,许白云先生...
...目录 《圣济总录》大黄膏 《圣惠》大黄膏 《圣惠》大黄膏 《圣惠》大黄膏 《外台》大黄膏 《医心方》大黄膏 《外台》大黄膏 《圣济总录》大黄膏 《瑞竹堂方》大黄膏 《圣惠》大黄膏 《普济方》大黄膏 《圣济总录》大黄膏 《圣济总录》大黄膏...
...轻化、化妆品、食品、油脂、保健等诸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茶多酚的研究发展于80年代,进入90年代形成高潮。目前对茶多酚的提纯和应用研究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 一、茶多酚的提取工艺 从茶叶中制备茶多酚的方法主要分三类:...
...微囊剂系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通称囊材),将药粉微粒或药液微滴(通称囊心物)包裹直径为1~5000μm的微小囊状物的技术称为微型包囊,其制品称为微囊剂。 “微型包囊”是近2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它不仅应用于药剂,在工业、农业...
...应用: 1.本品能清热解毒。广泛应用于各种热证和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有发热重、微恶寒、咽痛、口渴、苔薄黄、脉浮数等证,常与金银花同用,如银翘散。 2.既能清热解毒,又可消痈散结,故常用于各种痈疽疮毒及瘰疬等,为疮家之要药。治痈疽疮毒属阳证实...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