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子言曰:“知者之事,必计国家百姓所以治者而为之,必计国家百姓之所以乱者而辟之(1) 。”然计国家百姓之所以治者,何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何以知其然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是明于民之善非也。若苟明于民之善非也,则...
...翰林院东门赴召,非若今之东华门也。至如挽铃故事,亦缘其在禁中,虽学士院吏,亦止于玉堂门外,则其严密可知。如今学士院在外,与诸司无异,亦设铃索,悉皆文具故事而已。 学士院玉堂,太宗皇帝曾亲幸。至今唯学士上日许正坐,他日皆不敢独坐。故事:堂中设视...
...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废(发)以为刑政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 墨子把“事” 、“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
...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 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这种...
...(象形。本义:走兽总名) 同本义 [beasts] 禽,走兽总名。——《说文》 禽者何?鸟兽之总名——《白虎通》 命主祠祭禽于四方。——《礼记·月令》。疏:“兽之通名也。” 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俯走,谓之禽兽。——《列子·黄帝》 六禽...
...游十数载,未入大道之门。故特来求教。”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
...明鬼下:《淮南子·泛论训》作“右鬼”,高注云“右,犹尊也”。《汉书·艺文志》亦同。颜注引此作“明鬼神”,疑衍“神”字。明,谓明鬼神之实有也。 1、明鬼下:子墨子言曰:“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诸侯力正,毕云:“正,同征。”诒让案:《...
...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1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兼爱上:假若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不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不相互侵扰...
...译文 墨子说:现在王公大人治理国家,都希望国家富强,人民众多,刑政治 理,然而结果却国家不得富强而得贫困,人口不得众多而得减少,刑政不得治理而得混乱,完全失去所希望的,而得到所厌恶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墨子说:这是因为王公大人治理国家不能...
...墨子(约前468-前376年),姓墨,名翟,战国初年学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对其生卒年月,另一种说法是大约在公元前479年~前381年之间。墨子出身微贱,曾学儒术,因不满其烦琐的礼乐制度和学说,自创墨家学派以抗衡。 墨子作为中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