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粪便、垃圾处理人员,饮食行业、医务防疫人员及水上居民,或有本病流行地区的人群。用法1.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经消毒后皮下注射。2.初次注射本菌苗者,需注射3次,每次间隔7~10天。注射剂量如下:1~6周岁:第1针0.2ml,第...
...抗毒性免疫是一种以体液抗体为主的免疫应答。许多以外毒素致病的病原菌造成的感染,如白喉、破伤风、气性坏疽及内毒中毒等,机体的免疫应答,主要表现为抗毒素(lgG)中和毒素的作用。由抗毒素与外毒素特异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将其...
...新生儿又称“四六风““七日风“或“脐风“。通常是在接生断脐时,由于接生人员的手或所用的剪刀、纱布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密,脐部被破伤风杆菌侵入而引起。多数发生在出生后4-7天。 [症状] 开始患儿仅有哺乳困难,烦燥不安,啼哭闹,随后出现...
...内有摇不散的菌块或安瓿有裂纹、过失效期等均不能使用。3.用前应将菌苗充分摇匀。消毒皮肤只用酒精,不用碘酒。4.菌苗安瓿启开后,应于3小时内用完。5.剩余菌苗,空安瓿及用具,需用3%碱水煮沸消毒30分钟。保存应保存于2~8℃。...
...骨胶等)、酶的水溶液(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溶菌酶、尿激酶等)及其他含蛋白质的生化制剂,植物中纤维素衍生物,天然的多糖类、粘液质及树胶等,人工合成的右旋糖酐、聚乙烯吡咯烷酮等等遇水后所形成的胶体溶液均属此类。亲水胶体绝大多数为高分子化合物,所以...
...国家目标,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四川中药研究所在有关政府机构的全力支持下对"大孔树脂吸附新工艺"联合进行推广。二、新工艺概况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为改变传统中药制剂粗、大、黑的落后状况,历时10余年的...
...、粪便、垃圾处理人员,饮食行业、医务防疫人员及水上居民,或有本病流行地区的人群。用法1.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经消毒后皮下注射。2.初次注射本菌苗者,需注射3次,每次间隔7~10天。注射剂量如下:1~6周岁:第1针0.2ml,第2针...
...鼻、喉、气管、中耳及眼等处。 疾病描述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其次为间接传染,即通过使用染菌的手巾、食具、玩具、书报等。白喉常见于秋冬和春季期间,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以2-5岁发病率最高,我国...
...杆菌侵袭上呼吸道粘膜后,在表皮上皮细胞内增殖。、、百日咳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对本病感受性增强。白喉杆菌外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由外毒素对粘膜的损害,导致纤维蛋白、坏死细胞及白细胞、细菌凝结而形成伪膜。伪膜可见于鼻、咽、喉、结膜、耳、外阴、...
...神经和精神疾病。2.孕妇,哺乳期妇女。3.有过敏史者。4.月经期暂缓注射。反应全身及局部反应一般轻微,偶有发热及局部疼痛、红肿。注意事项1.安瓿内有摇不散的凝块、异物或菌苗变色,曾经冻结,安瓿有裂纹等均不能使用。2.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