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荟丸治肝火郁结,大便不通,极伤胃气,非肝经有实火者不用。〔黄连〕川产坚实,色如淡金者佳,余不入药。清心火为安危定乱之品,同栝蒌、枳实,泄胸痞如神。又为热痢要药,凡热邪入血分,非此不除。炒用浓肠胃,酒炒兼泻肺火。《温疫论》言其守而不走,亦与...
...常度,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论见头汗。)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或从口鼻出,或从目中出者,难治。(论见欲寐。)动气发汗,则衄而渴,饮水就吐。(论见动气。)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阳明胃实口燥,但欲漱水不咽者,必衄...
...下后,心中懊 而烦,若无燥屎,大便 者,此条栀子豉等汤也;若有燥屎不大便者,后条小承气汤也。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阳明病下之,心下懊 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
...土,养真元,保其无虞矣。澄曰∶脾喜馨香,药品香燥,固能行气散郁。若真阴不足,虚火上炎,素多痰火之人,又所当禁。又曰∶溃后疮疡生肌药中,务须少加冰麝,盖冰麝香窜,多用则走泄真气,反令疮口难敛。又曰∶溃后忌房内焚烧安息、沉香,烧则疮口燥痒。又曰...
...诸气 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二条明指燥病而言。生气通天论谓秋伤于燥。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燥病之要。可一言而终。只缘内经失却长夏伤于湿句。致误传秋伤于燥为伤湿。而解者竞指燥病为湿病。宜乎经旨之不明也。戴人有云。休治风兮休治燥。治得...
...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老年人由于气血亏虚,机体抵抗力下 降,冬季极易发生感冒,现介绍几则药粥效方,供选用。 生姜3片,葱白2茎,大米10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可发汗、清热,适用于感冒引起的高热不退,肺热...
...大青龙汤 发汗散 葛根加半夏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藿朴三仁汤 姜糖苏叶饮 姜糖饮 加味香苏散 解表升麻汤 麻黄加术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青银汤 神术散 石膏汤 五神汤 消风散 方剂主治:发汗解表 桂枝汤 姜苏饮 麻黄茶 麻黄解表茶 五神汤...
...□ 王玉生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 近读《中国中医药报》8月8日许成辉先生“燥邪实质论”一文(以下简称“许文”),将燥邪总结为:“燥邪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邪气,而是其他致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燥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并不是病理实质”。许文最后将燥的...
...湿则瞳神呆钝,色淡昏 无光。治法风药可以胜湿,燥药可以除湿,淡药可以渗湿,泄小便可以引湿,利大便可以逐湿,吐痰涎可以即湿。湿而有热,苦寒之剂燥之,湿而有寒,辛热之剂燥之。至于脾肾俱虚,水溢为病,则须培土填精,标本兼治,此东垣脾胃论,所以谆谆...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此一卷,第十七篇,凡三十一证,前有详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