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明中医药抗癌_肿瘤癌症的治疗_【中医宝典】

...有大量的主观感觉指标,现国际通行的生存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其实与中医有相通之处,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制定出现代中医的疗效评价科学体系。至于中医药临床对肿瘤生物学和病理学表现方面有疗效的经验,应在临床试验中引用GCP、DME等相关理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liu/b37291.html

寒热有真假 辨治要当心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 中医认为,当寒证或者热证发展到极点时,有时会出现与疾病本质相反的一些假象,如“寒极似热”、“热极似寒”,即所谓“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这些假象往往出现在病情危急的紧要关头,如果不仔细诊察,就抓不住疾病本质,就...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479.html

非线性与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宝典】

...,把普遍的数由虚到实,并上升为贯穿天地、具有共同规律的标识。这些都是中医药研究中的非线性特点。 非线性与辨证论治 在辨证论治中往往整体具有各部分之和所不具有的特性,所以运用文献学、史学、逻辑学、哲学和社会学等方法,对中医基本概念的形成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54.html

周仲瑛_四诊合参之 问诊 切诊--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技巧(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冠心病而脉见强弱交替者,称之为“交替脉”,与中医脉诊所描述的“乍大乍小”意义类同。由此使我们感悟到,对具有中医诊查特色,自成理论体系的脉诊何能轻易言玄?只有进一步应用现代手段和方法,加以研究,才能有所发展提高。二、触诊包括胸腹、四肢、皮肤...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2.html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取得新进展_【中医宝典】

...日前,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汇报会上获悉,今年启动的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课题不仅完成了《古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报告》初稿和《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现状评价要素》的调研咨询,还编撰了地方性医学流派及特殊医学流派研究大纲,进行了现代中医学术流派调研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456.html

文献学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 奠基阶段(1949~1966)1955年底,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建立中医研究院,其下设立偏审室。除编审室外,在上海还有中医文献馆,也是肩负相似任务的另一个中医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基地。这两个机构是我国文革前两个中医文献研究中心,做了大量...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62.htm

一个个体中医的困惑_【中医宝典】

...免疫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功能失调等作为西医诊断,中医辨证治疗即可,但他说县上的中西医都是这样治疗的。我只好建议他做B超、心电图,化验肝肾功能,若有问题,下次复诊带来结果作参考,先开一星期中药煎服。他却迟疑不决。晚上,家人说他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34.html

病案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秦伯未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等具有新的特色,文字通俗,内容完整。虽然前人在病案格式的研究上作出了努力,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病案的格式仍未能做到统一,只有在今天,中医病案格式才能做到统一和规范。二、中医病案的内容与要求(一)内容病案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5-2.html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是研究和实施治疗的过程。合而言之,辨证论治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出证,并以为据确立治疗原则和方法,付诸实施的过程。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1-2.html

诊断学原则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就要求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出的具体,从而确定病因是什么?病位在何处?其病程发展及病变机理如何?如病人自诉发热,我们还不能得出辨证结果,只有进一步询问有无恶寒头痛,是否疾病初起,检查是否脉浮、舌苔薄白等,才可以初步确定是外感表证发热还是内伤里...

http://qihuangzhishu.com/92/5.htm

共找到399,93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