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身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解剖丛书。清·叶志诜编集。刊于1850年。全集收辑有关生理解剖著作四种。包括陈会《全体百穴歌》;沈绂《十二经脉络》,专述十二经脉起止部位及循行部位;沈金鳌《脉象统类》,以浮、沉、迟、数、滑、涩为纲,阐明各类脉象;沈彤《释骨》,条释全身...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613.htm

《经脉图考》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学著作。四卷。清·陈惠畴撰。刊于1878年。卷一总论人体内景、周身骨度及经脉循行要穴等;卷二-三为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经穴的部位名称和主病、图像及歌诀;卷四论奇经八脉的循行主病及诸部经络循行发明,对于全身各部的经络分布考证较详。书中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846.htm

漏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漏下者,由劳伤血气,冲任之脉虚损故也。冲脉任脉为十二经脉之海,皆起于胞内,而手太阳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主上为乳水,下为月水。妇人经脉调适,则月下以时;若劳伤者,以冲任之气虚损,不能制其脉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91/629.htm

下丹田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丹田,故有“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等称。...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412.htm

《针经节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一卷。撰人佚名。约成书于金元之际,后辑入元代著名的医学丛书《济生拔萃》中,本书系节录《针经》(即《灵枢》)中十二经脉的五腧穴流注部分并加以发挥而成。首论十二经气血多少、十二经流注孔穴(66穴)、十二经是动病所生病,最后为十二经穴...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36.htm

《针经节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一卷。撰人佚名。约成书于金元之际,后辑入元代著名的医学丛书《济生拔萃》中,本书系节录《针经》(即《灵枢》)中十二经脉的五腧穴流注部分并加以发挥而成。首论十二经气血多少、十二经流注孔穴(66穴)、十二经是动病所生病,最后为十二经穴...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13.htm

《经脉图考》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学著作。四卷。清·陈惠畴撰。刊于1878年。卷一总论人体内景、周身骨度及经脉循行要穴等;卷二-三为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经穴的部位名称和主病、图像及歌诀;卷四论奇经八脉的循行主病及诸部经络循行发明,对于全身各部的经络分布考证较详。书中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78.htm

《观身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解剖丛书。清·叶志诜编集。刊于1850年。全集收辑有关生理解剖著作四种。包括陈会《全体百穴歌》;沈绂《十二经脉络》,专述十二经脉起止部位及循行部位;沈金鳌《脉象统类》,以浮、沉、迟、数、滑、涩为纲,阐明各类脉象;沈彤《释骨》,条释全身...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37.htm

奇经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它们没有和脏腑直接联系,它们之间也没有表里配合,奇经八脉是调节气血运行的一些特殊通路,在功能可起到补充十二经脉不足的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79.html

正经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等十二经,称为十二经脉。每一经脉都和体内一定的脏腑直接联系,而在各经脉相互之间又有表里配合的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330.html

共找到2,0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