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中的心理治疗方法_《医学心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因而病种单纯,无明显大病,治病只需祝由改变其心理状态即可,只要病因不复杂,无需用药物与针灸。明代医学吴昆解释:“凡人之用情失中,五志偏亢为害,而病生也。……古之治者,明见其情,为之祝说病由,言病有所偏,则气有所病,治以所胜,和以所生。”...

http://qihuangzhishu.com/967/178.htm

浅谈回族医学核心理论体系_民族中医回医_【中医宝典】

...《回回药方》残卷中所提及的关于人体医学、病理病机学、病变部位来看,盛于元代的中国回族医学是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特点主要是:回医学将古希腊的“四体液”学说改造为“黑、红、黄、白”四液,并将其纳入元气,四象理论中加以运用。此外又将“冷热干湿”...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81.html

明代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卷,卷1首设“医学或问”51条,阐述医学源流、授受、亢害承制、丹溪医、四诊合参等内容,颇有见地。“或问”后按内、外、妇、儿科分述近百种病证,收一千余方。诸病总论皆采《内经》要旨,脉法取王叔和,伤寒宗张仲景,内伤宗李东垣,小儿尊钱乙。余病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10.html

医学救援必须尽快与国际接轨_【中医宝典】

...本报讯(记者邢远翔)10月27日,2003中国(国际)首届救援医学论坛在北京召开。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武警后勤部卫生部、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灾协救援医学会主办的该论坛,以“灾害防御,医学救援,挽救更多生命”为主题,围绕建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470.html

板块构造的解释_板块构造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一种关于全球构造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全球整体的观点研究地球科学。认为岩石圈被地震带分割成若干大小不同的岩石板块,且位于下部塑性软流圈之上,并发生大规模的水平转动;板块的汇聚和离散,引起地震、火山和...

http://hanwen360.com/c/8938.html

东方文化与中医学的理论真谛_【中医宝典】

...”;《易·卦》谓“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易·系辞》则谓“穷神知化,德之盛也”;《管子·内业》 称“一物能化谓之神”。 原来中国贤哲们心目中的“神”就是那神奇的变化。神之大,以其隐形藏景,超然无累,恍惚不测,精微难见,总万变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43.html

《老子他》第十章:魂魄精神一担装_道家_【文学360】

...卫”,在我们上古传统的医学,例如历来所标榜的《黄帝内经》——《灵枢》、《素问》等传述中,它便是人体生命的两大关键。“营”,是指人体生命中的血液和养分等作用。“卫”,是指人体生命中的本能活动,属于元气的功能。“营”中有“卫”,“卫”中有“营”...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9.html

傣族医学的发展(1)_【中医宝典】

...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的医药知识。据《贝叶经》记载的史料:早在2500多年前傣族就有了自己的医药。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土资源》第一节推断的时间来看:“当补腊萨哈”(橄榄时期),相当于公元前536年(距今2520年以前)傣族便有了民药。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15.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公元220-581年)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随着佛经翻译增加和佛寺兴建,佛教迅速传播,印度医学也随之传入我国。南北朝时期大力提倡佛教,于是造佛寺、塑佛像、释佛经、传佛学形成高潮。以至“招提栉比,佛塔骈罗”,僧尼人数也大量增加。佛教教义将现实痛苦归罪于前世不行善,要人们忍受今世苦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0.html

南京政府时期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深恶痛绝的。但是,不能东北地区医学教育都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在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中国医务人员,其中有不少人后来投身于革命,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贡献;有的人从事医疗、教学活动,做过许多有益的工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47.htm

共找到124,0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