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的发展_《外科学总论》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外科图说》(1856年),是一本以图释为主的中医外科。以上简短的叙述足以说明中医外科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现代外科奠基于是19世纪40年代,先后解决了手术疼痛、伤口感染和止血、输血等问题。手术疼痛曾是妨碍外科发展的重要...

http://qihuangzhishu.com/985/3.htm

《洄溪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著作。一卷。原题清·徐灵胎撰。本书阐析脉位、审象、因形气以定诊等总论内容,分述大、小、清浊诸脉,冲阳、太溪脉、真脉、孕脉、五脏脉,新病久病、高、章、纲、煠卑、损、太素脉等。内容较之传统脉有一些差异,又非系统之作,但论述简要,颇能发挥...

http://qihuangzhishu.com/169/959.htm

《洄溪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著作。一卷。原题清·徐灵胎撰。本书阐析脉位、审象、因形气以定诊等总论内容,分述大、小、清浊诸脉,冲阳、太溪脉、真脉、孕脉、五脏脉,新病久病、高、章、纲、煠卑、损、太素脉等。内容较之传统脉有一些差异,又非系统之作,但论述简要,颇能发挥...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72.htm

张志聪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张志聪(约1630~1674),字隐庵,浙江杭州人。少年丧父,遂弃懦习医,师事名医张卿子,穷研医理,于《内经》、《伤寒论》颇有心得。构侣山堂于杭州香山,招同道、弟子数十人,讲论医学,为中医医学教育民间授徒形式之一大发展。着《素问集注》、《...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zhicong/index.html

发生针灸神经损伤的原因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在针刺过程中行强刺捣捻法,患者当时痛不可忍,要求退针。起针后即感全身乏力,身体不支,经休息1h后才慢慢走回家中。此后自感自右腕以下的手掌及五指皆麻木。活动尚可。3天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麻木逐渐减退,仅剩下小指及无名指外侧麻木感,历时1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29.html

卷二 内篇 乐集·问_《呻吟语摘》

...渐无已,此四字德业之成务;深忧过计,此四字德业之终务。 静是个见道的妙诀,只在静处潜观,六合中动的机括都解破。若见了,还有个妙诀以守之,只是一,一是大根本,运这一却要因的通变。 学者只该说下,更不消说上达。其未达也,空劳你说;其既达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824.html

叶天士,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_【中医宝典】

...抱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再他父亲的门人朱某为老师,专医术。叶天士聪慧过人,悟超象外,一点即通;尤其虚心好学,凡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向他行弟子礼拜其为师,十年之内,换了十七个老师,并且他能融会贯通,因此医术突飞猛进,名声大震。尚书沈德潜曾为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57.html

如何帮孩子进入“临状态”_【中医宝典】

...暑期即将结束,中小学将迎来新的学期。在暑期最后一周的“收尾”阶段,家长和老师如何来帮助孩子逐步从“休闲状态”调整到“临状态”?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特级教师潘国青指出,与其把暑期最后一周作为“后暑期”来看待,还不如当作“临学期”来对待,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644.html

中医人才培养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数4460187人;2005年分科医师数,共有执业医师1607673人,其中中医(包括民族医学和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仅229910人。 从医学教育来看,全国100多所西医院校的学生只用1/60的时间(60学时左右)一点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5.html

医学文献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状态。七十年代后期,医学教育和科研又走上正规道路。面对医学文献所具有的数量庞大、类型复杂、文种多样、内容交叉、更新期短、信息量大等特点,一些医学图书馆为满足医学工作者对情报的迫切需求,以讲座或学习班形式讲授文献检索的知识。1981年教育部颁发...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31.htm

共找到29,6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