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分医学为四科,即“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疾医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 ...
...推之霍乱、疟痢、吐血、咳嗽,莫不各有斯三者,是三证明,而诸外感证,自迎刃而解。何偏之有?夫医本全生术耳。今习是术者,全生适足以伤生。盖欲人之生者,是其心。速人之死者,是其术。无他,医庸故也。天下多一明医,而所全者众,少一庸医,而所全者更众。...
...带下医指专门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医生。 【带下医】 最早见《史记.扁鹊列传》。带下指腰带以下或带脉以下的部位。妇女多“带下”病,所以古代称专门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医生为带下医。...
...顿觉改观。(慈幼筏序)〔赵氏(献可)二本一例〕未见按上见于鄞县志。〔王氏(化贞)普门医品〕四十八卷 存凡例曰。是书之刻。始于本草纲目。故各门之方出于本草者。十之七八。不足则旁掇诸名家之方以益之。其有病。而本草无方者。补以名医所录。及诸验方。...
...古代医官名。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始设尚药局,其长官称为奉御。而北朝北齐时尚药局长官称为典御且定其职品为正五品。隋代因袭北齐之制,名称职品不变。唐代改称为奉御,职品为正五品下。宋代仍称典御,金、元时称为提点。尚药典御是尚药局的最高长官,一般...
...宋、金、元时期医官名。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属于医散官。始置于北宋政和初(公元1111年)。北宋时官阶为从七品,其位在大夫之下。金代成安郎官阶正七品。元代成安郎官阶为正六品。金、元时期,成安郎也属医散官,但隶属于太医院。成安郎在北宋时由军器库...
...元代医官名。系官医提举司之副官。始设于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官阶为从六品,其位在提举,同提举之下,协助提举管理该司事务。参见官医提举司条。...
...《匸部》 8373、匸部:匸:衺徯,有所侠藏也。从乚,上有一覆之。凡匸之属皆从匸。读与傒同。 8374、匸部:区:踦区,藏匿也。从品在匸中。品,众也。 8375、匸部:匿:亡也。从匸若声。读如羊驺棰。 8376、匸部:㔷:侧逃也。从匸丙声...
...古代医官职名。此为唐代地方卫生官员,又称医药博士,早在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置医学,有医药博士及学生。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改医药博士为医学博士;诸州置助教。”医学博士的职品高低与州府的大小有关:大都督府设一人,从八品上;中、小...
...中品药一百二十种(雄黄,雌黄,石硫黄,水银,石膏,磁石,凝水石,阳起石,理石,长石,石胆,白青扁青,肤青,干姜,耳实,葛根,栝蒌,苦参,茈胡,芎,当归,麻黄,通草,芍药,蠡实,瞿麦,玄参,秦艽,百合,知母,贝母,白芷,淫羊藿,黄芩,石龙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