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用岂不博哉。不然。未用时置之高阁。仓卒间但备检阅。殆有辨之不明。似是而非。其所失不啻霄壤,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殆非先生垂示后人之意也。至元辛巳冬至日。郧城砚坚题于卷首。王恽序曰。夫医与造化参。学之精...
...古代登记土地的册籍,是征收田赋的依据 cadastral 国语辞典 政府依一定的行政程序,查明各宗土地的位置、界址、種類、面積、土地權利狀態、使用情形等,以圖冊為之記載,作為法定紀錄。...
...亦无偏主一格之弊。方技之家。率多根据托。但求其术之可用。无庸核其书之必真。本草称神农。素问言黄帝。固不能一一确也,此书疗目之方。较为可取。则亦就书论书而已。〔亡名氏医眼针方论〕(艺文略。作医眼针钩方论。)崇文总目一卷 佚陈诗庭曰。宋志有针眼...
...清代医家。字皇士。云间(今上海市松江)人。明代名医秦昌遇之侄孙。潜心于家学,以医名。撰有《伤寒大白》四卷(1714年),主张伤寒证之挟食者,消食尤为要。另辑《女科切要》(1677年),未完稿,后由门人须用恒编次,陈曰寿增证成帙。曾整理伯祖...
...明代官吏。字伯鲁,号鲁庵。吴江(今属江苏)人。幼先习儒,长而博学,兼通医卜、阴阳等。将其友沈承之(子禄)所著关于经络之书稿续编成《经络全书》两卷。(1576年)。初仅有传抄本行世,后由尤乘等增订刊行(1688年)(因历经传写,误题为“师鲁...
...,“背理伤道”,“不杀人者殆稀”。主张中庸折衷,信古方,用新方,遂杨折衷一派(又称考证学派)。多纯元孝(1695~1766)创跻寿馆,为折衷派根柢。 折衷派在学术上企图调和各家,故理论趋于平凡;而考证医籍虽多穿凿,但综成汉医大系,厥功甚大。...
...稍为更置其章句。而不卒能出其范围也。其后有老儒方执中者。作为伤寒条辨一书,不甚行于世。近喻嘉言窃其义。作尚论篇。世之祖述仲景。而发扬之者。非一家矣。来鹤自以其说实前人所未有。其必有所自得者。余盖不得而知也。余常操两言以求医。曲礼曰。医不三世...
...宋代时出现的《卫济宝书》(1170年)(1)论述了各种癌、痈、痼、瘭等外科疾病的不同治法,这是我国古代医籍中最早使用“癌”(古写作品)的病名。 早在三千五百多年以前,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有“癌”的病名,约公元前十二世纪的《周礼.天官》中...
...编次条理清晰,内容十分丰富。自古经方,本书最为完备。资料除取之历代方书外,还兼收史传、杂说、道藏、佛典中的有关内容。 二、《明医杂著》 本书由王纶撰于嘉靖己酉(1502)。薛己言其“刊行有年”。但今未见原刊本,所见均为薛己注本,刊于1549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