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盛夏气温过高,体温调节受到限制,热量积蓄在体内,从而易引发全身发热、头晕、口渴、恶心等中暑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昏迷、抽风等。为了预防“夏季高温病”,诸位若有闲暇不妨多按按自己的“四冲穴”。 炎热的夏天来到了,由于盛夏气温过高,体温调节...
...目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竹沥涤痰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重订通俗伤寒论》:竹沥涤痰汤【处方】栝楼仁12克 生桑皮 川方贝 光杏仁各9克 旋复花6克 飞滑石18克 石决明24克 天竺黄4.5克 淡竹沥100毫升 姜汁2滴(同冲)【...
...目录 《温病条辨》新制橘皮竹茹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条辨》:新制橘皮竹茹汤【处方】橘皮9克 竹茹9克 柿蒂7枚 姜汁3茶匙(冲)【功能主治】清化痰热,和胃降逆。治阳明湿温,气壅发哕者。【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
...目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胶地寄生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重订通俗伤寒论》:胶地寄生汤【处方】陈阿胶(烊冲)1钱半,细生地3钱,桑寄生3钱,黄耆3钱,川斛3钱,甘杞子1钱半,浙茯苓1钱半,九孔石决明(生打)1两。【功能主治】血虚络空...
...目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连梅安蛔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重订通俗伤寒论》:连梅安蛔汤【处方】胡连3克 炒川椒10粒 白雷丸9克 乌梅肉2个 生川柏2.4克 尖槟榔2枚(磨汁冲)【功能主治】清肝安蛔。治肝火犯胃,饥不欲食,食则吐蛔,...
...,木通(锉)2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风毒冲眼,赤眼。【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文瑞楼本)作“甘菊汤”。【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七:甘菊花汤【别名】菊花汤【处方】甘菊花1两,甘草...
...幽痈,生脐上七寸。初起如粟,渐增漫肿疼痛,形如鹅卵,甚则坚硬,牵痛胸肋。由过食膏粱浓味,忧思气结,肠胃不通,火郁而成斯毒,自内发外者也。初服神授卫生汤,溃后即用补托。赫痈,生脐上三寸,属任脉经建里穴。由七情郁火凝结而成。初如粟粒,痒痛相兼...
...脾胃之正脉,弦长者肝胆之正脉。然脾胃属土,其脉象原宜包括金、木、水、火诸脏腑,故六部之脉皆有和缓,乃为正象。今其脉弦而有力,乃肝木横恣,侵侮脾土之象,故知其脾胃虚也。冲脉上隶阳明,故冲气与胃气原相贯通。今因胃气虚而不降,冲气即易于上干。此时...
...目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减散花去癫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减散花去癫汤【处方】生白芍30克 当归 麦冬各15克 焦栀 元参 辰茯神 杜牛膝各9克 川柴胡6克 生甘草 白芥子 鲜石菖蒲各6克 当门子0.15克(...
...目录 《济阳纲目》姜橘白术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济阳纲目》:姜橘白术汤【处方】白术2钱半,橘皮(去白)2钱,生姜2钱,半夏(姜汤泡)1钱半,茯苓1钱半,厚朴(姜汁炒)1钱。【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胃气不和,下痢兼呕。【用法用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