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广州8月18日电70多位曾在南方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白血病康复患儿近日回院,与正在医院治疗的白血病患儿互相勉励,交流抗击癌魔经验,这些康复者大部分是通过化疗治愈的。 据南方医院血液科主任李春富介绍,近几年来儿童白血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淋巴细胞白血病宜散结加益气养血。主要药物有两种:“祛白胶囊”为固定药物,适用于各型白血病;“祛白丹”是根据病情而灵活配制药物,辅助药物、备用药物根据具体病情配方。我们发现白血病患者临床具有不同的特征:如贫血、出血、痘疹、斑痧、骨痛发热、淋巴结或肝...
...急性白血病初起时,常有不规则的发热,继而出现高热、寒战。全身情况急转直下,很快出现中毒症状及循环衰竭。如体质极差,可不发热,仅有低热。 咽部粘膜水肿、苍白,咽壁、扁桃体及软腭有瘀血点或瘀斑。继发感染侵及粘膜、粘膜下层及深达肌层出现坏死及...
...异常或分叶过多。巨核细胞不少,淋巴样小巨核多见,组化显示有核红细胞糖原(PAS)阳性,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小巨核酶标阳性。进一步可依据骨髓活检,白血病祖细胞培养(CFU-L)、染色体、癌基因等检查加以鉴别。 3.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常由感染和...
...急性的化疗原则是:按类型选方案,尽可能采用强烈诱导化疗方案。采用联合、足量、间歇、交替、长期治疗方针。 联合是数种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疗效较单一用药为好;足量是药物剂量采用最大耐受量及采用同步化的治疗,以期杀死更多的白血病细胞;间歇是为了...
...绝大多数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程经过及预后较好。一般水肿、高血压最先恢复(约1-2周),肉眼血尿也随之消失;镜下血尿及微量蛋白尿虽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但绝大多数患儿6个月-1年内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少数可迁延1-3年,其中...
...并发感染,易扩散为败血症;常见的感染部位有呼吸系统、皮肤疖肿、肠道炎症,肛周炎等, 可发生鹅口疮、肛周真菌症、真菌性肠炎和深部真菌感染等。 3.白血病细胞浸润 可并发骨髓衰竭和全身组织器官被浸润,肝脾、淋巴结肿大;上腔静脉综合征;关节肿痛,...
...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故又名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出血性血液病,其特点为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80%-90%病例的血清或血小板表面有IgG抗体,脾脏无明显肿大。根据发病机理,诱发因素和病程,ITP分为急性型及慢性...
...性白血病,也可转化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均支持IMF为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 骨髓纤维组织并非肿瘤性增生,在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中,患者的CFU-F(纤维细胞祖细胞)与正常人无异;患者的非造血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均表达G-6PD的二种...
...自然病程较短,若不治疗,一般多在6个月内死亡,平均病程约3个月。自从应用联合化疗以来,预后有了明显改善。缓解率可达95%以上,目前发达国家如德国BFM协作组的五年无病生存率已达到80%,国内的五年无病存活率也达到74%以上。因此ALL已...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