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摘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全称《万氏家传伤寒摘锦》。二卷。明·万全编撰。根据作者的临床经验,本书重点选摘《伤寒论》中有关六经脉证治法,同时记述了伤寒两感、差后劳复、阴阳易、痓湿暍、霍乱等脉证治法,兼述温病、时行疫病。后收入《万密斋医学全书》中。现存明、清...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073.htm

伤寒摘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全称《万氏家传伤寒摘锦》。二卷。明·万全编撰。根据作者的临床经验,本书重点选摘《伤寒论》中有关六经脉证治法,同时记述了伤寒两感、差后劳复、阴阳易、痓湿暍、霍乱等脉证治法,兼述温病、时行疫病。后收入《万密斋医学全书》中。现存明、清...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97.htm

伤寒的研究、总结与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霍乱、痈脓等。在六经辨证的原则下。对每一病部提出了具体的理法方药。《伤寒论》的学术渊源正如仲景本人所言:“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现确有据可寻的有《内经》与《难经》。仲景是在深入...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81.htm

序_《伤寒直格》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习医要用直格,乃河间高尚先生刘守真所述也。守真深明《素问》造化阴阳之理,比尝语予曰∶伤寒谓之大病者,死生在六、七日之间。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古今亦通谓之伤寒热病。前三日,太阳、阳明、少阳受之,热壮于表,汗之则愈;后三日,太阴、...

http://qihuangzhishu.com/847/2.htm

伤寒_《医学实在易》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方姜、桂、甘草、大枣之辛甘以补阳,芍药、大枣、甘草之苦甘以补阴,是补剂非汗剂也。妙在服后,温啜粥,取谷气胜邪以为汗,则汗不受伤,则绝无变症之患。无论四时、南北、老幼、强弱,皆可服之。麻黄汤 治伤寒中风发热、恶寒、头痛、身疼痛、项强、无汗而喘...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shizaiyi/697-9-1.html

伤寒症状_伤寒有什么症状_查疾病_【疾病大全】

...缺乏典型伤寒表现,易致误诊和漏诊。儿童病例不少见,亦可见于病前曾接受过伤寒菌苗预防接种者,或发病早期已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者。 (2)暴发型(重型):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病情凶险,发展快。畏寒,高热或过高热,腹痛,腹泻,休克,中毒性脑病,...

http://jb39.com/jibing-zhengzhuang/ShangHan265681.htm

伤寒直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支应六气三阴三阳 六气有余不足 六气 五运应五脏主病 六气为病 论脉 三部九候 脉位轻重 脉息迟速 七表 八里 四时平脉 六步主位平脉 结促代 趺阳脉 太溪脉 死生脉候 卷中\伤寒总评 伤寒六经传受 里外伤 表里证 主疗 伤寒表证 伤风表证 ...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hige/index.html

汗下_《伤寒悬解》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汗下者,伤寒之法,而用之太过,则虚以实治,而或以亡身,用之不及,则实以虚治,而或以殒命。譬犹水也,载舟覆舟,水不任过,而破浪冲风,人之罪也,譬犹兵也,止乱生乱,兵不任咎,而纵敌长寇,人之责也。是以相阴阳之盛衰,审汗下之忌宜,忌汗下者,勿...

http://qihuangzhishu.com/1293/580.htm

须发_《医学摘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须发提纲六经血气若无伤,须发偏能美且长,一自本根衰败后,焦枯形态不堪望。桂枝柏叶汤柏叶姜参共桂枝,首乌胶地合丹皮,发焦须落全能治,营卫双培固本支。(加味照原书)...

http://qihuangzhishu.com/648/478.htm

消渴泛义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之为病,消渴,胃家实。”而张仲景没有这样,反而将消渴置于厥阴提纲证之首,这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厥阴之渴是另有所因的。口渴虽是极普通和极常见的一个证候,但是,我们回看六经提纲条文,却只有厥阴提纲言及渴,这便提示我们消渴是厥阴病最容易出现的一个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47.htm

共找到65,0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