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气同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卫气同指表邪入里化热,气分的热势已盛而表寒仍未消除的。 【卫气同】 指表邪入里化热,气分的热势已盛而表寒仍未消除的。主要症状有壮热、口渴、心烦、汗出、伴有恶风寒,身痛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62.html

脏腑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发生,则患病机体势必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一般来说,这些病理和临床表现反映出人体发生疾病的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调以及升降失常等变化。但若要确切判明病变的部位、性质及对机体功能活动的影响,则必须将分析落实到脏腑上,才能保证...

http://qihuangzhishu.com/44/125.htm

伤寒副伤寒应该做哪些检查?_传染病_【中医宝典】

...(一)常规检查 血白细胞大多为3×109/l~4×109/l,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消失,后者随病情的好转逐渐回升。极期嗜酸粒细胞>2%,绝对计数超过4×108/l者可基本除外伤寒。高热可有轻度蛋白尿。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1089.html

李煜药_【中医宝典】

...,瞳孔放大,呼吸急促困难,甚至抽搐,如不及时抢救,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当年,李煜因酒后服药,酒助药性,引起全身性抽搐,最后头部足部佝偻相接而死,状似牵,所以起名叫“牵药”。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054.html

太阳少阳歌_《伤寒百证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太少病证有二.汗下差之皆致毙.头痛眩冒如结胸.误若汗谵语至.肺俞肝俞皆可刺.谵语却刺期门是.(仲景一证云.太阳少阳.头痛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当刺肺俞肝俞.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颈项强刺大椎.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baizhengge/862-4-18.html

热结膀胱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热结膀胱指的伤寒太阳不解,化热入里,邪热循经脉血气相搏,结于膀胱。 【热结膀胱】 膀胱位于下焦,为足太阳经之府。若伤寒太阳不解,化热入里,邪热循经脉血气相搏,结于膀胱,出现下腹部硬满、拘急不舒、发热而不恶寒、神志如狂等症,称为热结...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772.html

伤寒百合方_《外台秘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源伤寒百合病者,谓无经络百脉一宗悉致病也,皆因伤寒虚劳,大病之后不平复,变成斯也。其状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得卧,复不得卧,欲出行,而复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或有不用,闻饮食臭,或如强健人,而欲卧,复不得眠,如有寒,复如无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taimiyao/121-9-20.html

中医诊断之辨证病案_【中医宝典】

...需要益肾摄纳。不同的病证可以有相同的,如脱肛子宫下垂是两种不同的病证,但如果其均是中气下陷的话,就都可以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治疗。中医学强调“治病必求于因”,辨是重要的一环。 ◆ 辨邪正斗争形势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乃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668.html

百日咳——因病分析_中医辩证病因辩证_【中医宝典】

...本病病因为感受百日咳邪所致。百日咳邪侵入肺系,夹痰交结气道,导致肺失肃降,肺气上逆为其主要病因。百日咳病变脏腑以肺为主,初犯肺卫,继则由肺而影响肝、胃、大肠、膀胱,重者可内陷心肝。 小儿肺常不足,易感邪,年龄愈小,肺愈娇弱,感邪...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273.html

牢脉_《伤寒补例》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表里交瘁之人.仲景辨脉篇.寸口脉.阴阳俱紧.清邪中下.浊邪中下一节.前后叙证.全是荣卫隔绝.气困血滞.无一不牢脉主相合.治法.当深明阴阳开合之枢.先以行气化血.舒筋活络为主.始见声如瓮中.鼻流清涕.状如伤风.是阳气内振也.继见寒热忽作.状...

http://qihuangzhishu.com/261/20.htm

共找到431,2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