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天热盛,人的阳气活动旺盛,阴津易随汗液外泄而易伤“心阴”。夏热皮肤开泄,加之乘凉饮冷,也容易损伤阳气。中医认为,夏季养生要重视“养阴液、护阳气”。 慎起居 调精神 夏季自然界万物生长旺盛,起居也应随之作适应性调节,如清晨早起,洗漱后宜在...
...此二句大意,全在“发”“攻”二字。发者,逐之外也。攻者,逐之内也。寒邪在表,非温热之气不能散,故发表不远热。热郁在内,非沉寒之物不能除,故攻里者不远寒。然亦有用小柴、白虎、益元之类,而取汗愈病者何也?此因表里俱热,故当凉解,非发之谓也。又...
...小编语: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病,本病毒感染了无免疫力的儿童,就会发生水痘,而感染了曾患过水痘而有部分免疫力的成人,则发生带状疱疹。当感染水痘后,(多为隐性感染),病毒...
...指邪热稽留不退,灼烁津液,以致阴津耗损的病理。若肺胃津液受伤,则见咽干口燥,烦闷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而干,脉细数。若损及肝肾之阴,可致“水不涵木”而“虚风内动”,症见口干舌燥、手足烦动,心悸神疲、耳聋、舌颤、舌绛无苔,脉细数无力等,常见于...
...□ 王国玮 北京市中医医院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今年“大暑”是七月二十三日,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此期间,不仅要防中暑,还要防各种暑热...
...指初生儿出现壮热、烦惊、痰多喘急、目赤胞肿、便秘、小便赤等的一类证候。是由于产母在妊娠期过食热毒之物,或过服温药,热蓄于内,熏蒸胎气所致。孕妇经常目赤多眵或眼目昏花,亦名“胎热” ...
...指病因和病理均属寒而反表现出热的假象,参阅“真寒假热”条。 ...
...痔是直肠下端粘膜或肛管皮肤下静脉(痔静脉丛)扩大和曲张而形成的静脉团。常言道“十人九痔”,可见其发病率之高。患病后如何做好自我护理是每位患者所关心的内容。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几点护理经验以供参考。 第一,保持大便通畅是关键。 1.饮食要讲究“...
...看“指纹”是古代医家诊断小儿疾病的手段之一,一般多用于三岁以下的小儿,判断其病的寒热虚实。这是由于三岁以下小儿的皮肤娇嫩,指纹显示清晰,易于观察。而三岁以上小儿,或成年后,其指纹隐伏于皮肉之内,或基本消失,而不易观察,故不再用“指纹”诊断...
...准确测得整个舌体的表面温度分布。被测者端坐在热像仪前,将舌伸出口腔两秒钟即可,符合中医提出的“骤然一望”的要求。研究人员利用红外热像仪摄制了280例健康人和104例患者的舌热像。其中健康人20~30岁6l例,31~40岁77例, 41~50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