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宝典】

...,无三五不调,亦不过快或过慢)、有根(尺候肾,如两尺沉取有力而柔和,即是脉象有根)。 中医切诊时,还十分注意排除影响脉象因素,以避免误断。如年龄看,脉象小儿多快于成人,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体多强健,多有力;老年人体衰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4.html

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十一第七十四论疾尺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第二上篇,惟编次小异。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独调其尺,以言其病,外知内,为之奈何?无视面之五色,无持寸口之,唯及尺皮肤,帝欲外知内生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6-3.html

华氏传授内容探秘_【中医宝典】

...所以华氏培训班教学生诊病治病过程中是教学生一个思考方法。用这套思考方式去诊病治病,可以说是以不变应万变。无论这种你是否见过或听说过;无论这种西医有没有办法或叫什么古怪病名;无论这种,医院用什么方法来治疗。你什么也别怕,只要按照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5.html

脉经卷第一_脉经

...下。沉而弦急者在内。浮而洪大者,在外。实者,在内。虚者,在外。上为表,在下为里,浮为表,沉为在里。 平人得病所第十四何以知春得病?无肝也。无心,夏得病。无肺,秋得病。无肾,冬得病。无脾、四季之月得病。 假令...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595.html

张云鹏_六、不整特征及中医治疗探讨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也。或怒气逆上,亦令促,为气粗狂闷,为瘀血发狂”。4 散特征与散者不聚之名,是散漫无统纪,无拘束之义。(1)脉经“散大而散……”(2)“虚甚则散,散漫不收”。(3)濒湖脉学“散是扬花散漫飞,来去无定至难齐”。(4...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yunpeng/547-4-6.html

_宗三昧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见之必死.七者.独小独大独疾独迟.诸部皆然.非一部两部见也.独热者.尺炬然热.独寒者.尺肤寒是也.独陷下者.诸部皆陷伏不应也.真脏悉为死候.七犹为.其所重全胃气.胃主肌肉.故言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七虽见.九候皆者不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zongsanmei/845-14-0.html

古脉学发掘研究之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问题经过几百年学术讨论和争议涉及了文献辨伪,学术讨论,普及提高等方面,到明代中后叶总算得到了解决,但学术是要发展要前进,它向来不会停留某一个里程上,因此这时就出现了如卢子繇等人古脉法研究。 如果说脉经之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4.html

张仲景论_脉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气血,人体躬(千金作而行人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辄改易,进退低...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ing/111-7-1.html

五邪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生(子)方面传来,称为“实邪”;克我方面传来,称为“贼邪”;我克方面传来,称为“微邪”;本脏受到同一属性邪侵犯而致病,称为“正邪”(见难经·五十难)。临床上,虚、实、微、贼等性质,主要临床表现轻重而定,...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81.html

法_证治准绳·疡医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云∶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堕。若搏因血胁下,令人呕逆。脉经云∶高颠仆,内有血,腹胀满,其坚强者生,小弱者死。金匮云∶寸口浮微而涩,然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者,其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 脉经云∶金疮血出...

http://qihuangzhishu.com/570/265.htm

共找到1,110,8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