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
...目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开胸利气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开胸利气丸【处方】广木香4钱,陈皮2两,沉香4钱,黄连4钱,枳壳1两2钱,砂仁1两2钱,香附1两2钱,法半夏1两,乌药1两,五灵脂1两,莱菔子1两2...
...目录 《金匮》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 《医宗金鉴》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金匮》: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别名】苓甘味姜辛夏仁黄汤、茯甘姜味辛夏仁黄汤【处方】茯苓4两,甘草3两,五味半升,干姜3两,细辛...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也是这些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
...中药知识概述 在我国的辽阔大地和海域,分布着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天然药材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仅典籍所载,己达三千种以上。对于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己有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治疾病的...
...使用,绝对不能随意服用,如砒石、芫花、乌头、千金子等。 另外,过去曾有说法:“是药三分毒”,即药就有毒副作用。中药有“四气、五味、归经”之科学理论。中药之毒性正体现了某种中药所含成分“四气五味”之偏性。药物之所以能治疗疾病,也正是因为其具有...
...目录 《人己良方》二十五味流气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人己良方》:二十五味流气饮【处方】荆芥穗1钱,川连3钱,归尾5分,黄柏5分,苦参2钱,连翘5分,地肤子2钱,防风1钱,独活1钱,羌活1钱,银花2钱,生地3钱,地骨皮2钱,鲜皮2...
...〔害〕酸咸为多,能敛肺气。气为卫。若邪风在表,痧疹初发,一切停饮,肺家有实热者,皆当禁服之。恐闭其邪气,多致劳嗽虚热,盖收补之骤也。〔利〕性温,五味具备,酸咸为多。收肺而疗咳定喘,补肾而壮水涩精,酸收而心守其液,故为补心猛将。肝肾同源,又...
...233种中药的采收时节。历代医药家都十分重视中药的采收,如孔志约有云:“动植形生,因地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收,则物是而时非。名实既虚,寒温多谬。”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20年后,我国一批新的中药将走向世界。 刘耕陶指出,中药现代化研究应当瞄准西医尚无良策,而中医中药却有疗效和治疗特色的疑难病症,例如:肿瘤,心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症,病毒性疾病如肝炎、艾滋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