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发病率极高,最常见的是缺铁贫血,多发于儿童,我国7岁以下小儿贫血发生率为40%。关键在于日常生活和饮食注意调整。要为骨髓提供充足的造血物质。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在一般情况下,成年男性每天约需铁1mg,生育期妇女每天需铁1.5...
...□ 张文选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证”不是客观的 辨证论治方法着重强调的是“证”。何为“证”?现行《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为:“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关于辨证,通行的认识是:“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
...所说的是指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局限于脐周围的、反复发作性的小儿腹痛。发病年龄以3~14岁多见,在学龄儿童中的发病率为10%~20%。中医称本病为“肠气病”、“肠痛”或“盘肠气”,认为其发生多与感染蛔虫、饮食失当、寒冷刺激、脾胃虚弱、气滞血瘀、...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和归纳,借以推究其病机,判断病位、病性以及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这是中医临床辨证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心与小肠病辨证 ...
...患儿出生时无症状,多于婴儿期发病,生后3~6个月内发病者占50%,偶有新生儿期发病者。发病年龄愈早,病情愈重。严重的慢性进行性贫血,需依靠输血维持生命,3~4周输血1次,随年龄增长日益明显。伴骨骼改变,首先发生于掌骨,再至长骨、肋骨,最后...
...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年龄比较小的小儿不能述说,就要靠突然发生的反常的哭闹、面色苍白、出汗、精神不好及固定体位来判断。 按中医辨证,因受凉而致的腹痛称为寒积腹痛,可以见到腹痛阵作,得温痛减,遇寒痛甚,肠鸣辘辘,面色苍白,痛甚则额冷汗出,唇色紫暗...
...□ 杨俏田 山西省忻州市中医医院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这种特色靠的是中医的思维。笔者行医35年来,在临床工作的摸爬滚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辨证思维模式,愿与同道探讨。 辨证之首,注意主症 辨证之首,首先应抓其主症,因为主症是辨证的要点、...
...作者简介 赵志付,1984级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心身医学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建立了心身疾病和亚健康的刚柔辨证体系,是中医心身医学和亚健康状态的开拓者之一。 源远流长的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
...面部浮肿,咽红,舌苔白腻,脉细。查尿常规蛋白(卅),红细胞(+),血压 160/llOmmHg。 【诊断】 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水肿)。 【辨证】 常证——风水相搏。 【治法】 疏风宣肺,利水消肿。 【方药】 麻黄6g,连翘12g,益母草...
...血分有热;苔黄腻为热在肝胆;苔白腻为湿阻脾胃;脉沉细则为血虚等等。 中医辨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