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脉及主病迟脉类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平缓脉,是脉有胃气的一种表现。周学霆曰:"缓即为有神也",即指平脉缓和象。二是脉势纵缓,缓怠无力。王冰曰:"缓谓纵缓,非动迟缓也。" 临床意义:多由脾虚,气血不足,血脉失充,鼓动无力,或为湿邪困阻,阳气受遏,血行缓怠所致。 迟脉类其他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15.html

诊指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又称诊络脉。系小儿诊法之一。即诊察小儿食指掌面表浅络脉。古称小儿指掌面络脉为指纹。小儿皮肤薄嫩,指纹比较明显,故三岁以下幼儿,常用诊指纹辅助切诊。此法始见唐代王超《水镜图诀》,是由《灵枢》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主要观察指纹颜色、形态和充盈...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31.htm

脉学_【中医宝典】

...记载,扁鹊最初诊脉时无固定部位,凡有浅表动脉部位,都可诊循,以后才改为以寸口切脉为主。他发明的寸口是人体经脉会合处,切诊寸口可以了解人体气血运行情况。他发明的寸口切脉法一直沿用到今天。难怪司马迁曾赞扬他说:“到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90.html

肝肿大_《默克家庭诊疗手册》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肝脏增大(肿大)意味着肝脏病变。尽管如此,许多肝病病人的肝脏还是在正常大小范围,甚至有缩小。肝大通常无临床表现,但如果肝脏增大明显,可引起腹部不适,如胀满感。如肝增大迅速,可有触痛,医生通常在物理检查中通过腹壁触摸肝脏并判断其大小。触诊...

http://qihuangzhishu.com/1028/609.htm

中医脉象兼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伤寒论·太阳篇》有“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文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兼脉与上一种不同,它不是同时两种脉合在一起而是先后交替出现。所以这类脉如相兼它们是与一般的兼脉不同的,也可以说一般的兼脉是在空间上而节律不齐的兼脉则是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3.html

象数层面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位,沦为草民了。所以,中医的用量重不重要呢?确实很重要!当然这个量更重要的是在数的方面。天津南郊有一位盲医,善治多种疑难病证,远近的许多人都慕名去求医。既然是盲医,当然就不能望而知,他主要靠问诊和切诊来诊断疾病。疾病诊断出来以后,开什么...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66.htm

《甲乙》误_《医学读书记》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少,为腰脊痛而身有痹者,亦不足诊也。经文虚实互举,深切诊要,自当从古。...

http://qihuangzhishu.com/326/12.htm

小柴胡汤证_《临证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淡红少苔。询知胸满太息,不茶不饭,大便二三日一行,日暮寒热往来。切诊。脉象沉弦,小腹膨隆,腹壁薄弱,腹饥挛急。检阅所服药,皆八正、导赤类方。脉症分析:淋病有五,气、血、膏、石、劳也。本案辨识。当为气淋,乃气郁不达,影响膀胱气化使然。治宜...

http://qihuangzhishu.com/115/130.htm

洪脉之单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洪脉为热,其阴则虚。” 《三因方》:“洪为胀为满,为痛为热为烦。” 《诊家枢要》:“洪为荣络大热、血气燔灼候,为表里皆热,为烦为咽干,为大小便不通。左寸洪,心经积热,眼赤、口疮、头痛、内烦;关洪,肝热及身痛,四肢浮热;尺洪,膀胱热,小便赤...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7.html

按诊的内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前胸高起,叩膨膨然,其音清者,多为肺胀,亦见于气胸;若按胸痛,叩音实者,常为饮停胸膈或痰热壅肺;胸部外伤则见局部青紫肿胀而拒按。 1、按胸胁 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有目的地对前胸和胁肋部进行触摸、按压或叩击,以了解局部及内脏病变的情况...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1.html

共找到544,9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