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杯》 1、玉杯:《春秋》讥文公以丧取。难者曰:“丧之法,不过三年。三年之丧,二十五月。今按经,文公乃四十一月方取。取时无丧,出其法也久矣。何以谓之丧取。”曰:春秋之论事,莫重于志。今取必纳币,纳币之月在丧分,故谓之丧取也。且文公以秋祭...
...尚贤上:经典释文叙录引郑康成书赞云:“尚者上也。”《淮南子·泛论训》云“兼爱、上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而杨子非之。”《汉书·艺文志》亦作“上贤”。毕云:“《说文》云:‘贤,多才也。’《玉篇》云:‘有善行也。’尚与上同。” 1、尚贤...
...。契之性聪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名。尧使为司徒,封之于亳。及尧崩,舜即位,乃敕之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其后世世居亳,至殷汤兴为天子。君子谓简狄仁而有礼。《诗》云:“有娀方将,立子生商。又曰:“天命玄鸟,...
...爵。辩有脯醢,不祭。 21、燕礼:乃闲: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台》,笙《由仪》。遂歌乡乐: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苹》。大师告于乐正曰:“正歌备。”乐正由楹内、东楹之...
...王灭密。君子谓密母为能识微。《诗》云:“无已大康,职思其忧。”此之谓也。 3、密康公母:颂曰:密康之母,先识盛衰,非刺康公,受粲不归,公行下众,物满则损,俾献不听,密果灭殒。 ...
...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何以知其然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是明于民之善非也。若苟明于民之善非也,毕云:“‘若苟’二字旧倒,据下文改。” 《墨子闲诂》原文 则得善人而赏之,得暴人而罚之也。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上之为政也,不得下...
...《艺术玩赏之教育》译者附记〔1〕 谨案此篇论者。为日本心理学专家。所见甚挚。论亦绵密。近者国人。方欲有为于美育。则此论极资参考。用亟循字迻译。庶不甚损原意。原文结论后半。皆驳斥其国现用“新定画帖”〔2〕之语。盖此论实由是而发。然兹译用意。...
...《俞序》 1、俞序:仲尼之作春秋也,上探正天端,王公之位,万物民之所欲,下明得失,起贤才,以待后圣。故引史记,理往事,正是非,见王公。史记十二公之间,皆衰世之事,故门人惑。孔子曰:“吾因其行事而加乎王心焉。”以为见之空言,不如行事博深切明...
...凡言臧者,皆指臧获而言。毕并以葬亲为释,故此亦有厚葬、节葬之说,并谬。此篇文多不相属,盖皆简札错乱,今亦无以正之也。 《墨子闲诂》原文 1、大取:天之爱人也,薄于圣人之爱人也;毕云:“言天地之大,人犹有憾。”其利人也,厚于圣人之利人也。...
...论重译 史贲 穆木天先生在二十一日的《火炬》上,反对作家的写无聊的游记之类,以为不如给中国介绍一点上起希腊罗马,下至现代的文学名作。〔2〕我以为这是很切实的忠告。但他在十九日的《自由谈》上,却又反对间接翻译,说“是一种滑头办法”,虽然还...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