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三十二卷。明·张介宾撰。刊于1624年。本书将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灵枢二书全部内容,以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等12类重新加以组合,着成此书。每类又分若干小类。由于内容...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350.htm

类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三十二卷。明·张介宾撰。刊于1624年。本书将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灵枢二书全部内容,以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等12类重新加以组合,着成此书。每类又分若干小类。由于内容...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32.htm

黄帝内经主要贡献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秦汉时期,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科学成就。内经一些深奥精辟阐述,虽然早在2000年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2.html

三消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书名。一卷。金·刘完素撰。清·周学海注。原无刊本。周学海于1884年刊行周氏医学丛书时,根据刘氏后裔所藏钞本收入其中。本书以内经有关消渴病理论为基础,综合宋以前诸医家有关论述和发明,对于消渴病病因、辨证及治法作了比较深入...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370.htm

三消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书名。一卷。金·刘完素撰。清·周学海注。原无刊本。周学海于1884年刊行周氏医学丛书时,根据刘氏后裔所藏钞本收入其中。本书以内经有关消渴病理论为基础,综合宋以前诸医家有关论述和发明,对于消渴病病因、辨证及治法作了比较深入...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97.htm

针灸从何而来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针灸疗法可以被视为我国古代东夷族文化贡献。这一点,黄帝内经有清楚记载,其异法方宜论篇曰:“砭石者,亦从东方来。”全元起注素问曰:“东方之人多痈肿聚结,故砭石生于东方。”伏羲被古今学者公认为东夷族首领,因此,针法所用针具被体系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90.html

睡眠阴阳理论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睡觉中医阴阳理论 一天中,我建议大家子午觉一定要睡,什么叫子午觉?就是中午11点到1点,半夜11点到1点,一个是子时,一个是午时,子时和午时这两个时间,就是一年中冬至和夏至。黄帝内经里讲,一年里面,阳气生、长、化、收、藏,有这么...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61.html

敦煌卷子佚名灸方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残存灸方多见于唐代千金翼方针灸卷,属于典型灸方,然确切书名未详,故暂题其书曰“佚名灸方”。 佚名灸方腧穴注解部分同时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书,而灸方部分只见于千金翼方,这提示佚名灸方成书年代不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11.html

杨上善与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最早注释内经专著。 另外,杨上善尚著有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据旧唐书载其有十三卷,今仅存残本序文及第一卷手太阴肺经,名为黄帝内经明堂 黄帝内经太素针灸特色 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原文归类注释,其中有很多关于针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8.html

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保管、传播和兵燹战乱等影响,该书唐代以后亡佚。 三、黄帝内经太素 黄帝内经太素,简体太素,又名黄帝太素。隋唐间医学家杨上善编撰。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18卷一种传本,全书共20篇,其篇目分别为摄生、阴阳、人合、藏府...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45.html

共找到1,085,5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