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淡安_承淡安与澄江针灸学派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望亭创办了中国针灸学研究社——中国医学教育史上最早的针灸函授教育机构,并于次年出版中国针灸治疗学,申明可为购买图书者免费解答书中疑问,引起读者极大兴趣。研究社迁址无锡后,又先后出版经穴图解经穴大挂图百症赋笺注经穴歌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gdanan/443-3-0.html

灵枢的针灸治病_【黄帝内经】

...灵枢是中医经络学、针灸学及其临床的理论渊源。灵枢·刺节真邪论道:“用针者,必先查其经络之虚实。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解结”之法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功效。论致病...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13.html

针灸的历史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 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临床治疗疾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历代针灸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68.html

针灸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绪 言 第一章 经络总论 一、经络的组成和作用 二、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 第二章 腧穴总论 一、腧穴的发展、分类和命名 二、腧穴的作用 三、特定穴的意义和特点 四、腧穴的定位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xue/index.html

藏医火灸法_【中医宝典】

...中明确指出:“于既定穴位灸之,温通气血息疾患”。针灸学中强调灸疗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达到通调气血、平息病痛的目的。藏医火灸虽未形成系统经络学说的理论,但在许多经典著作中不乏这方面的类似阐述。 起源于民间的藏医火灸不是单纯的某一民族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73.html

藏医火灸法_民族中医藏医_【中医宝典】

...中明确指出:“于既定穴位灸之,温通气血息疾患”。针灸学中强调灸疗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达到通调气血、平息病痛的目的。藏医火灸虽未形成系统经络学说的理论,但在许多经典著作中不乏这方面的类似阐述。 起源于民间的藏医火灸不是单纯的某一民族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56.html

针灸向何处去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敷料等的消耗,每位病人的直接成本至少10元。所以针灸治病根本体现不出医生的技术价值。 针与灸相互脱节 中医学针、灸并称,足见二者关系紧密,而目前临床上大多是有针无灸。黄帝内经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临床上对针刺治疗效果较差的病证,改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6.html

腧穴的定位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正确取穴和针灸疗效的关系很大。现代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与取穴方法有:(一)骨度分寸法始见于灵枢·骨度篇。它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其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如前后发际间为12寸;两乳间为8寸;胸骨体下缘至脐中为8寸;脐孔至耻骨...

http://qihuangzhishu.com/93/10.htm

中医词典拼音Z:第六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腰痛诸方,不得俯仰方,正立倚小竹,度其人足下至脐,断竹,及以度后,当脊中,灸竹上头处,随年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经外穴,名竹杖。在后正中线上,当与脐相对之脊骨处。主治腰痛,便血、吐血、衄血,痔疮,脱肛,阴挺,及慢性肠炎,肠结核等。艾炷...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1-6.html

拔罐疗法概述_【中医宝典】

...中就有记载,晋代葛洪针灸学中一种重要的疗法。 「基本内容」 罐的种类根据制罐的质料可分成五种: 1.竹罐:用坚固的圆竹筒制成。其特点是轻巧价廉,不易跌碎,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缺点是易爆裂漏气。至今仍被广泛采纳应用。 2.陶罐:由陶土烧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63.html

共找到466,3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